小儿血友病鉴别

小儿血友病简介: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缺乏因子Ⅷ(FⅧ)、Ⅸ(FⅨ) 或因子Ⅺ而导致的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甲,即因子Ⅷ(又称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缺乏症;血友病乙,即因子Ⅸ(又称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TC)缺乏症;血友病丙,即因子Ⅺ(又称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缺乏症。在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中以血友病最为常见,尤其是血友病甲约占85%。小儿血友病出血自新生儿期开始,但大多数在2岁左右,随着发育活动的增多,出血倾向渐显著。

小儿血友病鉴别

 小儿血友病鉴别

  1、临床类型的鉴别

  1ml正常血浆所含的凝血因子的总量被定义为1个单位的因子。用活性的百分数表示因子的水平,即100%的水平(1U/ml)等于1ml正常血浆中因子的活性。根据因子Ⅷ:C或因子Ⅸ:C无活性经心水平的高低将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分为重型<1%,中型1%—5%,轻型>5%—25%及亚临床型>25%—45%四种临床类型。

  2.3种血友病的鉴别

  血友病甲与血友病乙的临床出血表现和家族遗传形式类似,两者APTT皆延长,难以鉴别。血友病乙的出血症状与血友病甲相似,但是绝大多数患者为轻型,出血症状所有大多较轻。血友丙较为少见,杂合子患儿无出血显著症状,只有纯合子者才有出血倾向。严重出血的本病患儿常合并ⅤⅦ等其他就是因子缺乏。TGT和纠正试验可以鉴别。最可靠的诊断手段是FⅧ∶C测定辅以vWF∶Ag测定和FⅨ∶C测定辅以FⅨ∶Ag测定。

  3.不同类型的血友病鉴别

  血管性假血友病:是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最常见类型,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患者的血液中帮助控制出血的冯维勒布兰德因子(vWF)质或量的异常引起血小板功能障碍,因此凝血和止血时间变长。血管性假血友病通常没有其它出血性疾病严重,许多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可能不知道自己有这种病,因为他们的出血症状很轻。对绝大多数患者而言,此病对他们的生命影响很小或没有损害,除非严重受伤或需要手术。实验室检查可借助于阿司匹林耐量试验、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的诱导无凝集反应及vWF因子抗原(vWF∶Ag)测定等鉴别。

  血管性血友病: 此类疾病特别应与血友病甲相鉴别,其特点是有或无家族史,有家族史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规律,男女均可发病,出血症状类似血友病。实验室检查:出血时间延长、阿司匹林耐量试验阳性、瑞斯托霉素(Ristocetin)诱导血小板聚集、APTT延长、FⅧ∶Ag下降或正常、vWF:Ag减低或正常(如正常需进一步检查是否为变异型)。

  4.不同因子缺乏表现相似疾病的鉴别

  获得性因子缺乏症:常见的是获得性FⅧ缺乏症,而获得性FⅨ缺乏症少见,临床表现和血友病相似,但出血程度较重,较多发生在妊娠女性、恶性肿瘤和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实验室检查APTT延长,小量的正常血浆不能纠正,测定抑制物滴度可以明确诊断。但应注意的是重型血友病患者长期应用因子替代治疗,可产生因子抑制物,血友病甲发生因子抑制物的发生率远高于血友病乙的发生率,此类患者治疗非常困难,出血死亡率高。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出血特点与血友病相似。除出血外尚有原发疾病的征象。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延长或不发生凝块,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定量减少。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