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病治疗

噪声病简介:噪声病是一种以听觉器官受损为主并伴有听觉外系统反应的全身性疾病。其症状和体征的产生与噪声的强度、频率、接触时间以及个体对噪声的敏感性有关。当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章地混合时,可产生使人心烦意乱,难以安心工作和休息的噪音;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甚至是娓娓动听的音乐也可能成为一种噪音,因此从生理上讲,凡是不需要的,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学习,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噪声主要会损害人体的听觉器官。长期接触高强度的噪声,不仅使听觉器官受损,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噪声的特异性作用,主要是引起听觉系统的损伤;它的非特异性作用,则表现为对听觉外系统的影响。因此临床上将噪声病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特异型”噪声病;二是“非特异性”噪声病。当噪声只引起听觉器官的“柯蒂氏器”损伤即为“特异型”噪声病;当噪声作用于机体的各器官,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损伤时即为“非特异性”噪声病。

噪声病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一、治疗

  对于噪声所造成的听力损伤和和噪声性耳聋,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一般服用一些能促进内耳血液循环、加强听觉细胞营养和代谢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如烟酸和其他B族维生素。

噪声病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一、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噪声持续扰耳而致病主要损害心、肝、肾三脏,按三脏受损之轻重进行辨证施治可收到良效。

  (1)噪声损害以肾阴虚为主时,患者表现耳鸣,夜晚更为厉害,听力渐差,虚烦失眠,梦交或遗精,伴有头晕目暗,腰膝酸软,食欲不振,舌质红而少苔,脉细弱或细数。治宜补肾益精、滋阴潜阳,可用耳聋左慈丸加减:熟地、生地各15克,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各10克,五味子12克,磁石30克(先煎)。偏肾阳虚者表现为耳鸣耳聋,下肢不温,性欲淡漠或阳痿等,宜补肾温阳,可用补骨脂丸加减:熟地30克,当归、川芎、补骨脂、胡芦巴、杜仲、菟丝子各15克,肉桂、川椒各5克,白芷、石菖蒲、刺蒺藜各10克,磁石30克(先煎)。

  (2)噪音扰乱心神为主者,表现为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耳鸣腰酸,舌质红,脉细数。治宜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用平补镇心丹加减:生地、麦冬、天冬、人参、炙甘草各10克,远志、茯神、枣仁各15克,五味子6克,龙齿、磁石各25克(先煎)。

  (3)噪音引起肝阳上亢者表现为耳鸣眩晕,头痛且胀,少寐多梦,口苦口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治宜平肝潜阳,清火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黄芩、山栀、杜仲、寄生各10克,夜交藤、茯神、菊花各15克,石决明30克(先煎)。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