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和菌血症治疗

脓毒症和菌血症简介:脓毒症(sepsis)是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如体温、呼吸、循环改变等外科感染的统称。是病原菌产生的内毒素、外毒素和它们介导的多种炎症介质吸收后,对机体组织造成的损害。当脓毒症合并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现,如乳酸酸中毒、少尿、急性神志改变等,则称为脓毒综合征(pyemia syndrome)。若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阳性,则称为菌血症(bacteremia)。脓毒症和菌血症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致病菌种繁杂、数量多、毒力强。一般起病急骤,病情重,变化快,常合并器官灌注不足。临床必须给予积极的综合性治疗,在抗感染的同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及时掌握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受累情况并积极处理。

脓毒症和菌血症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一、治疗

  脓毒症应在原发感染灶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全身的综合治疗措施。

  1.处理原发感染灶 及早处理原发感染病灶及迁徙病灶。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急性腹膜炎、化脓性胆管炎、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去除病因;伤口的坏死组织、异物应予去除,敞开死腔,充分引流;静脉导管感染时,拔除导管是首要措施。

  原发灶一时难以找到时,应注意潜在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如静脉插管、留置尿管和肠源性感染等。疑为肠源性感染的危重病人,应及时纠正休克,尽快恢复肠黏膜的血流灌注;通过早期肠道营养促使肠黏膜的尽快修复;口服肠道生态制剂以维护肠道正常菌群等。

  2.抗菌药物的应用 可根据原发感染灶的性质,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通常选用广谱或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随后根据治疗效果、病情演变、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等,有针对性地选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剂量要足,静脉给药。通常在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正常、病情好转、局部病灶控制后停药。对全身真菌感染,应停用广谱抗生素并选用酮康唑、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

  3.支持疗法 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对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和电解质溶液,必要时可应用静脉高营养。对贫血、低蛋白血症者可给予新鲜血、血浆以改善病人状况,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原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等给予相应处理等。

  4.对症处理 高热者酌情药物或物理降温。严重病人,可用人工冬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但应注意人工冬眠对血压有影响,而激素只有在使用大剂量抗生素下才能使用,以免感染扩散;发生休克时,则应积极和迅速地进行抗休克疗法。

  5.重症病人应加强监护 注意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动脉血气等。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应扩充血容量,必要时给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维持组织灌流。

  6.抑制炎症介质形成或阻断介质作用的治疗方法,尽管介质抑制剂治疗在动物研究中证实有效,然而临床对照研究对其有效性未获确切的结论。

  二、预后

  脓毒症的预后较差,病死率在20%~50%。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脓毒综合征以及脓毒性休克,反映了同一疾患不同的严重程度,一项调查发现,其病死率分别为7%、16%、20%及46%,预后随病变的进展而趋恶化。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