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肺炎简介:目前认为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临床特征为发热、干咳、气促,并迅速发展至呼吸窘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胸部X线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表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预防,从控制传染原,阻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着手,
发现或怀疑本病时,应尽快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尽可能地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诊断病例应在指定的医院按呼吸道传染病分别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在家中接受隔离观察时应注意通风,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
为防止病毒的进一步扩散,与患者密切接触者以及医学观察病例应给予隔离。
①勤洗手;避免去人多或相对密闭的地方。
②避免在人前打喷嚏、咳嗽、清洁鼻子,且事后应洗手。
③不随地吐痰。
①排除住宅建筑污水排放系统淤阻隐。
②对患者的物品、住所及逗留过的公共场所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
③保持公共场所通风换气、空气流通。
①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及适量的运动。
②均衡饮食,多喝汤饮水,注意保暖,避免疲劳。
因此个人预防限于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工作生活环境,劳逸结合,均衡饮食,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