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简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of newborn)以下简称化脑,是新生儿期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化脑是常见的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本病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或继发于败血症。但有的患儿无败血症症状,而仅有暂时的菌血症。其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尤其早产儿),主要表现烦躁不安、哭闹尖叫、易激惹、严重者昏迷抽搐。有时表现反应低下、嗜睡、拒奶等症状。故疑有化脓性脑膜炎时应及早检查脑脊液,早期诊断,及时彻底治疗,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西医治疗

一、治疗

1.抗菌治疗

尽量选用最大剂量易进入脑脊液的杀菌药,首剂剂量加倍,从静脉推入或快速滴入。对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的疗程至少3周,而革兰阳性菌的脑膜炎的疗程至少2周。

  (1)病原菌明确的脑膜炎:

可参照药敏试验结合临床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GBS用药:首选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

  耐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的革兰阴性杆菌用药:可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头孢三嗪);

  葡萄球菌用药:可选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或万古霉素;

  厌氧菌用药:可选甲硝唑和青霉素;

  铜绿假单胞菌用药:首选头孢他啶,次选头孢哌酮(先锋必)。

  (2)病原菌尚未明确的脑膜炎:

现在多采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加第三代头孢菌素,特别是后者具有广谱、高效、半衰期长、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常用药物,但其可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有增加核黄疸的危险,在新生儿黄疸时少用。

  用药:如头孢噻肟200mg/(kg·d)或头孢曲松(头孢三嗪)100mg/(kg·d)等。

  (3)脑室膜炎:

于侧脑室注入抗生素。较多的国内外报道显示,脑室内给药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用药:每次可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1~5mg,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10~50mg。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研究表明,当应用抗生素治疗化脑时,细菌大量溶解可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炎性介质,而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可抑制上述炎性介质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减少细菌性脑膜炎的后遗症和病死率,因此应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用药:一般选用地塞米松,每次0.1~0.2mg/kg,首剂最好在开始抗生素治疗前15~20min应用,以后每6~8小时1次,维持2~4天。

  3血丙种球蛋白的应用

有资料表明,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有一定疗效,推荐的剂量为500mg/(kg·d),共3~5天。可能的作用机制如下:

  ①提高血清和呼吸道IgG水平。

  ②对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状态有调节作用。

  ③加强吞噬功能和Fc介导的黏附作用。

  ④激活补体系统。

  ⑤通过调理及抗原物异性抗体,增强患儿对细菌的免疫反应。

  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的不良反应有皮肤潮红、恶心、呕吐、头痛、呼吸短促等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输液早期,而且与静注速度有关。

  4.降颅压 用药:

呋塞米每次1mg/kg静推,20%甘露醇每次0.5~1g/kg快速静脉滴注。颅内压明显增高时,两者可交替应用,但不主张多用,因多次使用易使脑脊液黏稠,增加炎症后的粘连。

  5.硬脑膜下积液

明确硬脑膜下积液时,应进行硬脑膜下穿刺放液,每次不超过15ml,穿刺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预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死率近年来无明显下降,一般资料显示可达12%~30%,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可达50%~60%。

  后遗症常见的有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痉挛性瘫痪癫痫等、耳聋、视力障碍等。在存活病例中缺氧缺血越严重,脑病症状持续时间越长者,越容易发生后遗症且后遗症越重。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成功的关键。如能及时诊断,尽早得到正确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同样可以彻底治愈,对减少后遗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