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症状

小儿缺铁性贫血简介: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aemia,IDA)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  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临床上除可出现贫血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故为我国重要防治的小儿疾病之一。

  一、症状:

  发病多在6个月至3岁,大多起病缓慢。

  1.一般表现:

  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及粘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粘膜、甲床和手掌。

  2.造血器官的表现:

  常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

  年龄越小,贫血越严重,病程越久,此症状越明显,但很少出现超过中度的肿大。

  3.神经精神变化

  轻者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

  婴幼儿可出现呼吸暂停现象(breath bolding spells)。学龄儿童在课堂上表现行为异常如乱闹、不停的小动作等。

  4.对代谢的影响

  出现代谢障碍:导致细胞色素酶系统缺乏,过氧化氢酶等酶的活力降低,以及影响DNA的合成。

  症状:食欲不振、体重增长减慢,胃酸分泌减低,小肠粘膜功能紊乱,舌乳头萎缩。小儿较少见异嗜症。

  5.心脏功能变化

  血红蛋白降低至70g/L以下,可出现心脏扩大和杂音,此为贫血的一般表现。

  血红蛋白下降至40g/L以下,合并呼吸道感染后,可诱发心力衰竭。

  6.易发生感染。

  二、诊断:

  结合出生体重、喂养史、发病年龄及临床症状体征和血象特点等做出初步诊断,再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之后进行下一步检查:如大便潜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胃肠X线、胃镜检查及相应的生化、免疫学检查等,进行病因诊断。

  临床上将缺铁及缺铁性贫血分为缺铁、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及缺铁性贫血3个阶段。其诊断标准分别如下:

  1.缺铁或称潜在缺铁

  铁丧失超过摄入,铁处于负平衡,仅有体内储存铁的消耗。

  1)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2)骨髓铁染色显示铁粒幼细胞<10%或消失,细胞外缺铁。血清铁及血红蛋白等指标是正常的。

  3)血清铁蛋白<14μg/L。

  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同时,符合(2)或(3)中任何一条即可诊断。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铁储存耗尽,没有足够的铁来满足骨髓造血的需要。血清铁浓度降低,红细胞摄入铁较正常时为少,而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减少尚不明显。

  1)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μmol/L。

  2)转铁蛋白饱和度<15%。

  符合缺铁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上述任一条件者即可诊断。

  3.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减少明显,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符合缺铁及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诊断。

  2)铁剂治疗有效。

  铁剂治疗性试验:连续口服铁剂数天后,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快速上升。

  一般在服用铁剂后的第5~10天,网织红细胞升高至4%~10%,而其他贫血没有这种反应,为特有反应。

  特点:简单易行,但获得结果较慢。如患者有铁剂吸收障碍,须采用注射铁剂治疗试验做出诊断。

  注意事项:患者在试验前不久应没有服用过铁剂。

  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推荐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