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假性粒细胞减少症检查

小儿假性粒细胞减少症简介:假性粒细胞减少症(pseudoneutropenia)为粒细胞分布异常所致,患者周围血中粒细胞波动范围较大,变化很快,无原发病亦无反复感染者可统称为良性粒细胞减少症,包括家族性、先天性和假性粒细胞减少症在内。呈间歇发作,粒细胞中度减少,过程良好。当血流速度减慢时,粒细胞易于附着在小血管壁上,致边缘池中的粒细胞增多。注射肾上腺素后粒细胞可升高至正常或升至试验前的1~2倍,可作为诊断此病的依据。

  小儿假性粒细胞减少症检查

  1、血象

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大致正常。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下降(小数类型白细胞总数正常),ANC(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质百分数)低于正常水平。白细胞分类可有单核细胞、嗜酸细胞、淋巴细胞轻度增多。恢复期在ANC恢复正常之前可先有幼稚粒细胞出现,甚至出现类白血病反应。一旦发现粒细胞减少,应每周监测2~3次,必要时应连续监测6~8周,确定其是周期性或是持续性。

  2.骨髓象

一般红细胞系、巨核系无明显改变。骨髓干细胞体外培养发现粒系集落数目减少、集落/丛比值<1提示粒系增生不良,在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病人血清和不加病人血清,两组对比观察集落数目及分化程度,有助了解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抑制粒系增殖分化及成熟的因素。 本病为假性粒细胞减少,可见骨髓粒系增生及细胞构成基本正常。选择性分析骨髓象,除外其他累及骨髓造血的疾病,并有助于分析粒细胞减少的机制。一般而言,增生亢进多见于免疫性粒细胞破坏过多或VB12、叶酸缺乏致粒细胞无效生成,粒系增生低下或原、早幼粒细胞显减少或伴胞浆出现中毒颗粒等见于药物、化学毒物等所致粒系增生抑制;原、早幼粒细胞正常而中、晚幼粒以下阶段粒细胞减少,见于成熟障碍。

  3.粒细胞储备的检查

方法是通过注射或口服促骨髓释放粒细胞的制品,如内毒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皮下注射1‰肾上腺素0.1ml,于注射前及注射后5,10,15,30min分别做计数及分类,若注射后粒细胞升至正常,说明粒细胞减少由于附着在血管壁上的粒细胞增多;或由于脾脏增大,用药后脾脏收缩而致粒细胞上升。

  4.检查破坏粒细胞的因素

如怀疑为结缔组织病或由于免疫所致,则应测抗核抗体,寻找狼疮细胞,做白细胞凝集试验、白细胞抗人球蛋白消耗试验、血溶菌霉及溶菌酶指数等。但需注意有假阳性出现。

  5.运动试验

如果运动前检查粒细胞减少,运动后增至正常,说明附着在血管壁上的中性粒细胞增多,为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6.合并感染时

根据临床表现选择X线胸片检查、B超检查等。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