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性骨关节病简介:透析性骨关节病(dialysis related arthropathy)是慢性透析病人的重要并发症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透析疗法引进临床医学后,风湿病的并发症也很快被认识到。1964年Caner和Decker报道了急性关节炎与关节周围炎,其后又发现,这与磷灰石结晶有关,若高磷血症被充分治疗,其发作减少。1975年前后Assenat发现长期透析病人腕管组织中有淀粉样蛋白沉积。到1985年,Gejyo等证实这淀粉样沉积物中的主要成分是2-微球蛋白(2-microglobulin,2M),故称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
伴有扳机指症状。也可出现关节肿胀、关节积液和复发性关节囊积血。破坏性脊柱关节病主要累及颈椎并常为多发性。囊性骨损害时,发生在股骨头或髋臼处的囊性骨损害易导致病理性骨折。
胃肠道出血、穿孔,皮肤的β2-微球蛋白淀粉样沉积等。与β2-微球蛋白有关的淀粉样变性的危险因素包括:
(1)年龄:开始透析的年龄越大,透析性骨关节病发病率越高。
(2)慢性肾衰的持续时间越长,透析性骨关节病发病率随之而增加。
(3)透析液的组成和纯度(如含铝量,内毒素等)被认为是减少淀粉样变的重要因素。
(4)膜(材料与孔径):合成膜的应用和高流量治疗比低通量的补体激活膜(铜仿膜)透析性骨关节病发生率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