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胃轻瘫简介: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胃肠植物神经病变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为慢性胃炎、胃弛缓与胃潴留。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体检可见胃区胀满,可闻及震水音。X线检查显示胃蠕动减慢、减弱,胃扩张或弛缓,排空延迟,幽门开放等征象。胃镜检查可见胃体或胃窦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胃电图检查有胃蠕动功能减弱。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称为消渴病胃痞,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具有明显疗效。
间接测定技术:血浆和呼气试验。
始于1966年,用99mTc和111In双标记的固体和液体试餐,可测定各个时间的胃排空率(GERS)及胃半排空时间(GETl/2)。正常人液体食物的胃半排空时间为30~45min,固体食物为60~110min。在进餐后胃排空开始之前一般有1个排空极少的迟滞期,此期相当于将食物研磨到能通过幽门的细小颗粒所需的时间。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半排空时间、胃排空率和迟滞期都明显延长,故本法为胃排空测定的金标准。
胃肠测压技术主要用于胃肠收缩功能的检测,包括收缩活动发生的时间、收缩强度、收缩频率、收缩的协调性等,可称为胃肠收缩活动测定的金标准。胃肠测压可采用液压毛细管灌注系统和气囊测压系统,以前者应用较广。此外,还有采用固态压力传感器设计制造的动态胃肠压力监测记录系统,可进行24h以上连续胃肠测压。
为无创性检查,患者易于接受,可动态观察液体胃排空、胃蠕动及消化食物通过幽门的情况,能多次重复进行。
对胃动力和胃排空能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可作为糖尿病胃轻瘫的一种重要过筛试验,也能用于观察促胃动力药物治疗前后的科研对比。
通过测定不被消化且不透X线的固体物质排空(包裹着的聚乙烯小丸)可得到消化间期运动的间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