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经胸迷走神经切断术在国外曾广泛应用于单纯性溃疡病的治疗。据Dragstedt 总... [展开]
简介:经胸迷走神经切断术在国外曾广泛应用于单纯性溃疡病的治疗。据Dragstedt 总结了800例迷走神经切断术的经验,认为本法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法,可以代替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收起]
胃溃疡患者。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有感染灶、不适宜手术者。
可能大量出血
1.显露出左膈下面。首先游离食管下端,提起食管前腹膜,横行切开并向两侧延长,沿腹膜下疏松组织将腹膜与食管前壁进行分离。
2.在腹膜上切缘用不吸收线缝一针做牵引,充分显露并分离出食管前壁及其两侧。术者用右手示指沿食管左侧向后壁钝性分离。通常食管后面有疏松组织间隙,手指容易通过,注意用手指分离时必须沿食管后壁。迷走神经后干与食管之间尚有一间隙,手指应通过此间隙将迷走神经后干向后面分开,然后从食管右侧伸出。
3.手指进入食管右侧时可能遇到肝胃韧带的最上缘而不易通过,应将此韧带切开,同时用一条带顺手指绕过食管后面将食管下端向前下方牵引以显露食管后面的结构。
4.迷走神经前干紧贴食管前壁下行,常不易认清,但可能触及如一紧张的绳状条索。沿条索将迷走神经前干游离出2~3cm后将该段切除。上下端分别用不吸收线结扎。
5.提起条带将食管向左前方旋转牵开。以同样的方式找出迷走神经后干并游离出2~3cm后切除该段。上下端用不吸收线结扎。
6.在分离及切断神经的过程中还可能看到一些沿食管肌层表面下行的纤维组织。其中可能有迷走神经的膈上胃支,均应切断结扎。出血点均应结扎或缝扎止血。最后将食管向左上方牵引,显露食管裂孔及膈肌脚。
7.若食管裂孔过大,可用不吸收线缝合2或3针使其缩小至可进入一指的大小,以防止发生食管裂孔疝。然后去除牵引条带,食管恢复原来位置,腹膜不需缝合。<br/><br/>
8.迷走神经干切断后需附加胃引流手术、胃窦切除术或半胃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