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胸腔积液病因

肝性胸腔积液简介: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注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本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

  肝性胸腔积液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肝性胸腔积液与肝病有关,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此类病人常发生在既往腹部手术史,特别是肝门区手术者。

二、发病机制

  多数学者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低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②奇静脉侧支循环建立后压力增高引起血浆外漏。

③胸腔内淋巴管破裂。

④淋巴网吸收:横膈两侧淋巴网发达,吸收腹水并转移至胸膜腔积聚。右侧胸液发生率大大高于左侧,这是由于右侧横膈淋巴网比左侧发达之故。

⑤当腹腔内压力大于胸腔内压力时,膈肌腱索变薄,形成小泡,小泡破裂,腹水直接漏入;腹水也可通过横膈孔直接进入胸腔内。Singer报道尸检中发现横膈腱索部位有小孔存在,当肝硬化并发腹水时腹压增高,横膈腱索部位变薄形成小泡,当小泡破裂时腹水进入胸腔。横膈小孔破裂时若累及小血管则引起出血,出现血性胸腔积液、腹水。当裂孔较大时,液体可自由出入胸腹腔,部分病人当抽除腹水后胸腔积液也随之减少,此现象支持这一机制;当裂孔较小时可形成活瓣,吸气时胸腔内负压使腹水进入胸腔。Rubinstein等人用标记核素的胶体(99mTc)注入腹腔后,胸液中可检测到此元素,反之腹腔内则测不出此元素,进一步说明横膈小孔的单向活瓣作用。

乙肝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胸膜,其中沉积于毛细血管壁,引起毛细血管炎症,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渗出增多形成胸腔积液。

⑦肝脏近膈面肿瘤直接刺激侵蚀膈肌,产生胸膜反应,渗出增多形成胸腔积液。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