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介: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易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易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其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若脓液培养为大肠埃希杆菌或厌氧菌,则感染多来自直肠,术后多有肛瘘形成,常需再次手术,Eykyn报道占31%。若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感染多来自皮肤,术后发生肛瘘的机会减少,很少需要再次手术。因此术中引流未找到内口时,细菌培养结果可作为预后的参考。
嘱患者术后2~3d最好卧床休息,以减少肛门剌激,减轻疼痛,减少出血和避免体位性低血压,以后再慢慢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当日严密观察丁字带压迫创面情况,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是否干燥,创口敷料渗出液的颜色、性质,监测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多次诉有便意感,小腹胀气,排气愿望强烈,应引起重视,仔细查看敷料有无新鲜血染,听诊肠鸣音是否活跃、并伴有血压下降。如果有则提示直肠内有积血,手术创面有出血灶,应积极与医生取得联系,配合医生在麻醉下用三叶肛门镜清除直肠内积血后,找到出血灶,然后作贯穿“8”字形或贯穿连续缝合止血;对失血量较大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或有休克先兆时,应立即输入液体、代血浆,甚至全血以尽快补充有效血容量,纠正休克。
术后选择适当环境和体位,并及时给予止痛。使用布比卡因维特时间较长的麻药,在麻醉作用消失以前,患者应适当限制饮水。因肛门填塞沙条或压迫过紧时可在术后10~12h,明确创面无渗血的情况下,适当松解丁字带,放松敷料,并可用流水声音诱导排尿,或用热水袋敷下腹部或会阴部,一般均能自行排尿。如果采用上述各种方法均无效,患者膀胱充盈平脐,或术后已超过12h尚未排尿,自觉症状明显者,可予以导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