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大动脉炎治疗

多发性大动脉炎简介: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原发性大动脉炎综合征、主动脉弓综合征、无脉症。多见于青年女性。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数认为本病可能是与链球菌、结核菌、病毒等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大动脉炎为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且常为闭塞性的炎症,临床上根据受累动脉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其中以头和臂部动脉受累引起的上肢无脉症为最多,其次是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受累的下肢无脉症和肾动脉受累引起的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也可见肺动脉和冠状动脉受累而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认为这是一种与免疫复合物沉着有关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且多数可能与某些感染有关联。目前多数认为本病可能是与链球菌、结核菌、病毒等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的患者曾检出抗主动脉抗体,但其病因作用不肯定。在亚洲和非洲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年青女性,发病年龄5-45岁,男女之比约1:8。

多发性大动脉炎西医治疗

  一、西医治疗

1.非手术治疗

由于动脉栓塞的病人常伴有严重的心血管疾患,因此,即使要施行急症取栓术的病人,亦应重视手术前后非手术治疗处理,以利改善全身情况,减少手术危险性,提高手术疗效。

  针对动脉栓塞的非手术疗法适用于:

  ①小动脉栓塞,如下肢胫腓干远端动脉栓塞;上肢肱动脉远端的动脉栓塞。

  ②全身情况严重,不能耐受手术者。

  ③肢体己出现明显的坏死征象,手术已不能挽救肢体。常用药物有:纤溶、抗凝及扩血管药物。目前仍以尿激酶最为常用.可经静脉内注射、栓塞动脉近端穿刺注射以及经动脉内导管利用输液泵持续给药等三种方法。如能在发病后3天内开始治疗,可望取得良好效果。抗凝治疗可以防止继发血栓蔓延,初以全身肝素化3-5天,然后用香豆素类衍化物维持3-6个月。使用纤溶或抗凝药物治疗期间.必需严密观察病人的凝血功能,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或中止治疗,防止重要脏器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

  2.手术疗法

手术方法主要是取栓术。凡是动脉栓塞的病人,除非肢体已发生坏疽,或有良好的侧支建立可以维持肢体的存活,如果病人全身情况允许,应及时作手术取栓。

  取栓术有两种主要方法:

  ①切开动脉直接取栓;

  ②利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

导管取栓不仅简化操作,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创伤小,只要备有球囊导管都应采用该法取栓。术后,除了严密观察肢体的血供情况外.仍应继续治疗相关的内科疾病。尤其应重视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的防治:高血钾、酸中毒、肌红蛋白尿以及少尿、无尿.是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将出现不可逆性肾功能损害。术后患肢出现肿胀,肌组织僵旧、疼痛,应及时作肌筋膜间隔切开术;肌组织已有广泛坏死者,需作截肢术。

多发性大动脉炎中医治疗

 二、多发性大动脉炎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由于血瘀阻络所致,故采用活血通络为主要原则。根据所致瘀血的原因不同,治以不同方药。

  (1)中成药:

根据药品说明,可选择:

  ①紫雪丹:

每次3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发热者。

  ②龙胆泻肝丸:

每次6-9g,每日3次,口服。

  ③犀黄丸:

每次6g,每日3次,口服。

  (2)中药方剂

  ①活血通络,兼清热解毒:

有四肢酸胀,关节酸痛,头晕,头痛,舌红,苔黄,脉洪数者,选用:银花20g,连翘20g,丹参15g,红花6g,当归、秦艽、防风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

  ②活血通络,兼滋阴清热:

有肢体酸痛,关节痛,低热,午后潮热自汗,口渴,咽干,烦躁,头晕,舌质红,苔薄黄,脉微细或无脉者,选用养阴活血汤加减:生地、元参、石斛,赤芍各309,鸡血藤25g,当归、青蒿、丹皮各12g,牛膝18g,川芎、黄芩各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③活血通络,兼温阳散寒:

有手足发冷,神疲乏力,畏寒,面浮肿,头晕,气短,膝腰酸软,劳动后其症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微或伏脉者,选用阳和汤加减:肉桂、炒白芥子、川芎各9g,熟地25g,鹿角胶、鸡血藤各20g,麻黄6g,当归15g,姜炭5g。每日1剂,水煎服。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