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病因

产后血瘀一般指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简介:产后出血是指产后难以止住的大量出血。这是一种非常严重,但不太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危急生命。子宫过于松弛或者由于长期筋疲力尽的分娩未能紧缩,生产创口过大都有可能发生流血。子宫扩张过大可能由于多胞胎、胎儿个体大、羊水过多、产妇身体虚弱(如贫血,受惊,或者过度疲劳)所致。胎盘畸形,也会阻止子宫对称收缩。在全球范围内,产后出血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为常见的原因,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可避免很多孕产妇不必要的死亡。产后出血在任何一个分娩的场所均会发生,70%的产后出血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所导致的。治疗宫缩乏力,除了使用宫缩剂,进行子宫按摩以外,其它的方法似乎需要进一步的手术干预,以前可能也会需要很多复杂的医疗器械,但是这在边远地区并不太可能,影响了进一步的干预的进行,由此有可能成为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产后出现即时出血还有可能是因为子宫、子宫颈、阴道或者骨盆的一些地方的损伤没有得到修复,或者子宫破裂或倒位(里面的朝外)。如果胎盘有一些碎片还留在子宫里或者粘在子宫上,出血可能发生产后一两周内。感染和使用阿斯匹林、布洛芬、银杏片、大剂量维生素E、大麻、或者其他药物(这些东西会影响血液凝固),也可能造成产后出血,一般发生在产房或者几周后。出血现象更多发生于宫外孕或者早产孕妇身上,很少是由于产妇有已知的血液紊乱的遗传因素。

  产后血瘀病因

  可分为宫缩乏力。较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4类。

1.宫缩乏力

胎儿娩出后,胎盘自宫壁剥离及排出,母体宫壁血窦开放致出血。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产后宫腔容积缩小,肌纤维收缩加强,使交织于肌纤维间的子宫壁内血管被压迫止血,与此同时血窦关闭,出血停止。同时由于孕产妇的血液呈高凝状态,粘在胎盘剥离后损伤血管的内皮胶原纤维上的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纤维蛋白沉积在血小板栓上,形成更大的血凝块,有效地堵塞子宫血管,使肌纤维收缩后放松时也不再出血。若胎儿娩出后宫缩乏力使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和缩复,胎盘若未剥离、血窦未开放时尚不致发生出血,若胎盘有部分剥离或剥离排出后,宫缩乏力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子宫壁血窦而致流血过多,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宫缩乏力可由于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分娩过程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异常头先露或其他阻塞性难产,致使产程过长,产妇衰竭;产妇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巨大胎儿羊水过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妇贫血妊高征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均可影响宫缩。

  2.软产道裂伤

为产后出血的另一重要原因。子宫收缩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往往可致胎儿尚未娩出时宫颈和(或)阴道已有裂伤。保护会阴不当、助产手术操作不当也可致会阴阴道裂伤。而会阴切开过小胎儿娩出时易形成会阴严重裂伤,过早会阴侧切也可致切口流血过多。

  会阴阴道严重裂伤可上延达穹窿、阴道旁间隙,甚至深达盆壁,阴道深部近穹窿处严重撕裂,其血肿可向上扩展至阔韧带内。

  分娩过程中,宫颈发生轻微裂伤几乎不可避免,通常裂伤浅且无明显出血,不作宫颈裂伤诊断。出血较多的宫颈裂伤发生在胎儿过快通过尚未开全的宫颈时,严重时可向下累及阴道穹窿,上延可达子宫下段而致大量出血。

  3.胎盘因素

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和(或)胎膜残留。

  胎盘部分剥离及剥离后滞留可因宫缩乏力所致。胎盘嵌顿偶发生于使用催产素或麦角新碱后引起宫颈内口附近呈痉挛性收缩,形成狭窄环,把已完成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内,妨碍事宫缩而出血,这种狭窄环也可发生在粗暴按摩子宫时。膀胱过度充盈也可阻碍事胎盘排出而致出血增多。

  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子宫壁上,不能自行剥离,称为胎盘粘连。部分粘连易引起出血。多次人工流产易致子宫内膜受损及发生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也可由于其他原因感染所致,子宫内膜炎可引起胎盘粘连。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因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原因而植入子宫肌层,临床上较少见。根据胎盘植入面积又可分为完全性与部分性两类。

  胎盘残留较多见,可因过早牵拉脐带、过早用力揉挤子宫所致。胎盘残留可为部分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粘附于宫壁上,影响宫缩而出血,胎盘残留可包括胎膜部分残留。

  4.凝血功能障碍

为产后出血较少见的原因。如血液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症,凝血因子Ⅶ地、Ⅷ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在孕前业已存在,为妊娠禁忌证。重症肝炎、宫内死胎滞留过久、胎盘早剥、重度妊高征和羊水栓塞等,皆可影响凝血或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引起血凝障碍、产后流血血不凝,不易止血。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