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蓝灰...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蓝诊断不难,但确诊需病理检查。

蓝痣通常发生于皮肤,极少数发生于口腔、阴道、子宫颈、腋窝淋巴结和前列腺,有3型。

1.普通型蓝痣(common blue nevus) 女性多见,通常是后天性的,自幼发生,好发于面及四肢伸侧,尤其是手背以及腰臀等处。皮损多为单个,偶或数个,直径常不超过1cm,呈灰蓝色或青黑色小结节,顶圆,质地坚实,可融合成片,界限清楚。表现为蓝色、蓝灰色或蓝黑色丘疹。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半数发生于手背和足背。此型蓝痣一般不恶变。

2.细胞型蓝痣(cellular blue nevus) 罕见,女性多见,一般出生时即存在。表现为蓝灰或蓝黑色结节或斑块,直径1~3cm,偶或更大。通常表面光滑,或不规则,界限清楚。约半数病例发生于臀部或下背部。面积大者,常伴有多发性卫星灶。该型蓝痣偶可从先天性痣细胞痣发展而来,较易恶变为恶性黑瘤。

3.联合型蓝痣(combined blue nevus) 即蓝痣上并发痣细胞痣。一般颜色较深,大小不一,表面光滑或不规则。此型蓝痣有恶变可能。

蓝色、蓝灰色或蓝黑色丘疹的鉴别诊断:

1、蓝色橡皮大疱痣: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lue rubber bleb nerus综合征):此综合征罕见,其特点是皮肤及消化道同时发生海绵状或毛细血管性血管瘤,瘤表现为蓝色斑痣样。如发生破裂,则可导致出血。

2、面部半球形蓝黑色结节:毛细血管或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呈半球形或轻度分叶结节,中等硬度,大小2~10mm不等,颜色为蓝黑色。

3、足跟蓝黑色或黑色斑点足跟瘀斑损害为群集性蓝黑色或黑色斑点。

4、蓝痣恶变 除黑素细胞不典型外,常见坏死灶,并见残留的黑素细胞。

治疗

皮损直径小于1cm,且多年无变化者,可不必治疗。原有的蓝痣结节突然增大,或蓝色结节斑直径大于1cm者,须予以切除,并作病理检查。

蓝色、蓝灰色或蓝黑色丘疹可能疾病

眼颧部褐蓝痣

血管角化瘤

弥漫性血管角化
血管壁及周围有Ig及补体沉着
红色或紫色,稍高起的丘疹或结节

黑色素瘤

黑痣
淋巴结肿大
皮肤痣

蓝痣

结节
囊样斑块
丘疹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