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型人格...诊断

1.行为的目的在于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不在于其他。

2.这些冲动行为本身往往是损人又不利己的。

3.患者能够认识到其行为的危害性,但难以自控,往往多次努力均以失败告终。

4.在实施此行为前感到逐渐增强的紧张和兴奋,直到开始行动。

5.在实施此行为的过程中会体验到一种愉悦、满足的感受。

6.在实施此行为后会感到释放和轻松;有人可能会感到后悔、自责或自罪,但这并不能防止再发。

7.常伴有各种人格障碍抑郁焦虑症,以及精神发育迟滞等。

8.神经系统可能存在非特异性症状体征。

主要的人格障碍类型有以下十种: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2、偏执型人格障碍

3、分裂样型人格障碍

4、分裂型人格障碍

5、强迫型人格障碍

6、癔症型人格障碍

7、边缘性人格障碍

8、表演性人格障碍

9、回避性人格障碍

10、依赖性人格障碍

1.开展青春期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使其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外部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进入青春期的男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己身体的某些外部特征和外部行为表现的认识上,还要鼓励他们经常反躬自问和独立反省,完善自我,把精力用到学习、成才上去。

2.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让青春期男孩体内的内在能量寻找一个正常的释放渠道。另外,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使其情操得到陶冶,从而健康成长。

3.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访谈,使其正确对待挫折。人生在世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要正视挫折,总结经验,找到受挫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采取攻击行为。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他们的承受能力,并能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

(1)培养必要的涵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心比己互相等重;适度容忍宽以待人,避免产生攻击行为。

(2)升华作用。即使受挫,也要尽量转移到较高的需要与目的上去,把攻击的能量转移到学习、工作上来。

(3)补偿作用。受挫后,尽量用另一种可能成功的目标来补偿代替,以获得集体、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心理上的快慰感。

(4)积极的表同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量让他们学习好的行为榜样,从积极的方面引导他们。

4.运用行为治疗的系统敏技术,帮助患者克服行为的冲动性。首先,施治者需找出一系列让求治者感到冲动的事件,通常这是靠求件,让求治者给出他对这些情境事件感到的主观干扰程度,即SUD。

治疗者按各事件的SUD将它们排列为一个等级,这个级被称为冲动事件层次。治疗开始,首先让求治者放松三、五分钟。施治者可以用语言暗示帮助求治者放松。例如,施治者可以说:“你感到你的身体变得愈来愈沉重,你身上的肌肉变得愈来愈轻松。你的手臂变得愈来愈轻松,你的双肩变得愈来愈轻松……你感到全身愈来愈放松。你感到非常舒适,非常愉快,非常轻松。”然后,施治者指示求治者:“当你感觉非常舒适和轻松时,就请抬起右手的食指示意一下。”当求治者开始做这一动作时,施治者口头指示求治者想象冲动事件层次中SUD程度最轻的事件,让求治者口头报告在该情境清晰地出现在头脑中时。他所体验的SUD程度。然后施治者指示求治者又进入放松状态,重复前面的过程,让求治者再想象刚才的事件,报告SUD程度。这样多次反复,如果求治者对这一冲动事件报告的SUD逐渐下降至某一较低水平且不再下降时,则可以认为求治者对这一事件的冲动已经消失。施治者便可换用冲动事件层次中的下一个事件,直至求治者对所有事件的冲动均基本消失。

点击加载更多收起
冲动型人格障碍可能疾病

气管及支气管发育障碍

发音障碍
肺部感染
囊肿

人格障碍

猜疑
多疑
易于产生病理嫉妒信念

营养障碍性多发性神经病

营养障碍
感觉障碍
无力

染色体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幻觉
抑郁
情感淡漠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