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检查对玻璃体出血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尤其在不能直接看到时,少量弥散性的出血用B型超声波检查可能得到阴性结果,这是因为在玻璃体内缺乏足够的回声界面,而A型超声扫描对此可能显示出低基线的回声,玻璃体出血较致密时,无论A型或B型超声检查都可看到低度到中度振幅的散在回声,当用高敏感度扫描时,出血的致密度和分布显示的更清楚;降低敏感性的扫描可以使回声振幅下降,多数回声点被清除掉,因此能确定是否同时存在视网膜脱离,因此,超声波检查能够确定眼球后段外伤与玻璃体出血的程度,是否合并有视网膜脱离等病变,判断视力预后,必要时可以重复检查。
玻璃体有血迹的鉴别诊断:
玻璃体出血引起的玻璃体后脱离,在超声图像诊断时应与视网膜脱离相鉴别,脱离的视网膜常呈高振幅的回声,在改变敏感度时,视网膜回声变化不大,脱离的视网膜常可追踪到附着处或视盘,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会呈现出牵拉的形态,在单纯的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后界面在眼球转动时有明显的后运动,降低机器的敏感度时回声振幅减弱。
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出血是眼外伤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造成视力危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一方面,出血不仅使屈光介质混浊,妨碍光线达到视网膜,而且能对眼部组织产生严重破坏作用;另一方面,机体对出血的反应可使血液逐渐被清除。在不同的病例,玻璃体出血的后果有很大不同,应根据原发伤病、下班体出血量的多少,出血吸收的情况及眼部反应的表现等,适时给于恰当的临床处理。
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指的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虹膜和睫状体的血液供给同为虹膜大环,故二者经常同时发炎,而总称为虹膜睫状体炎。如果脉络膜也同时发炎,则称为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眼病,种类繁多,病因相当复杂,治疗不当可导致失明,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重视。由于其发病及复发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故其预防无从着手,治疗效果也很不理想。因此,寻求合理而有效的治疗药物,已成为眼科领域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膜下出血:结膜下出血呈鲜红色、平坦、境界清楚的点或片状。出血量多时呈黑红色。除急性结膜炎引起的出血外,不伴有炎症体征。出血吸收时,由红色变为橙或黄色而逐渐消失,不留痕迹。中等量出血通常在1~2周内可完全吸收。
结膜出血:是小血管破裂所致。最常见于外伤和手术后。小量出血见于急性结膜炎。自发出血者,多见于老年人。如猛用体力,剧烈咳嗽及大便干燥等;血液疾患、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多种高热传染病也可引起。
眼出血:眼出血是常见病。眼部出血可为眼局部病变,亦可为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眼部出血(包括眼外、内出血),原因不外是由外伤或病理性所造成,而病理性者则往往与全身性疾病因素有关。眼出血包括眼睑出血、结膜出血、角膜(内)出血、眼眶出血、视神经出血、前房出血、玻璃状体出血、虹膜出血、睫状体出血、脉络膜出血、视网膜出血等。因出血部位和性质不同,可出现视力障碍、复视、疼痛、羞明等不同症状。
1 眼外伤性玻璃体出血的早期玻璃体切除术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 伤后1~2周内手术较为适宜 此期切除眼的血块和炎性产物 能避免血液对创伤修复过程的过度刺激 减少眼内纤维组织增生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机会 视力恢复的可能性较大。
2 术中或术后出血的处理有报告说明在灌注液中加入凝血酶能降低出血的发生率 6-氨基已酸对预防术后出血有一定作用 少量术后玻璃体出血可不作特殊处理 一般能很快吸收;较多时 可采用灌吸法或气液交换将血块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