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局限性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又称为心房分离或心房脱节,系指心房肌的某一部分与心房肌的其余部分,分别由两个独立的、互不干扰的起搏点所激动。通常前者由心房内异位起搏点控制,且绝不下传心窒;后者多由窦性节律控制,且下传心窒产生QRS波群。

发生机制

心房内异位起搏点周围存在着传人、传出双向性完全性阻滞圈,导致主导节律(通常为窦性)不能侵入,圈内的房性异位起搏点以自身固有节律和频率发放冲动,引发圈内心房肌除极产生低矮的P'波,但该激动不能传出圈外,故P'波后面无QRS波群跟随。


临床意义:心房分离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危重期、洋地黄中毒、尿毒症等。预后不良,属垂危征象。

心电图类型及其特征

窦性心律伴孤立性缓慢的房性异位节律:窦性心律可以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或不齐,异位P'波振幅低小,形态一致,P'P'间期可规则或不等,频率30~50次/min,可与窦性P波重叠在一起形成“房性重叠波”。


窦性心律伴孤立性心房颤动:窦性P波与快速的心房颤动波同时存在,但窦性PP间期或RR间期不受心房颤动波的影响,仍是规则的。


窦性心律伴孤立性心房扑动:窦性P波与快速的心房扑动波同时存在,但和一般心房扑动相比,F波的波幅要小且不规律,而窦性PP间期或RR间期不受心房扑动波的影响,仍是规则的。


窦性心律伴孤立性房性心动过速:窦性P波与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同时存在,但P'P'间期的变化较普通房性心动过速明显,且频率亦慢一些。


窦性心律伴孤立性窦性心律:见于心脏移植术后。主导节律为移人心脏的窦性心律,非主导心律为患者手术后残留的自体心房组织(含窦房结)的窦性心律或房性心律,形成人工性心房分离。这是一种双心房现象,为广义的心房分离。


房性心律伴孤立性缓慢的房性异位节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基本节律为房性节律少见,主要起源于心房下部,表现为逆行P-波。若为直立P波,则与窦性节律难以鉴别。房性节律可表现为房性逸搏心律、加速的房性逸搏心律或房性心动过速。


房室交接区节律伴孤立性缓慢的房性异位节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基本节律为房室交接区节律更少见,主要是伴有逆行心房传导的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加速的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或房窒交接性心动过速。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心房分离,必须排除各种干扰(如肌电干扰、呼吸因索影响等)、人工伪差所致的“伪差性P'波”以及阻滞型房性早搏、房性并行心律,并且异位心房波(P'、F或f波)均未下传心室,又无房室传导阻滞者,方可诊断。


各种干扰、伪差的鉴别方法:可由不同心电图机,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屏气等反复检测。


与房性并行心律的鉴别:见下表。

鉴别点心房分离房性并行心律
阻滞圈大,圈内有心房肌小,圈内无心房肌,仅限于起搏点周围
阻滞圈性质完全双向性阻滞不完全双向性阻滞
引起节律重整不能
心房率一般在30~60次/min一般在60次/min左右
下传心室不能
房性P'波形态一般较小一般较大
P'P'间期多不规则一般规则
房性重叠波可有
房性融合波可有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