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心电图特征    

Ⅰ、aVL导联P波直立,其振幅大于Ⅱ导联的P波。    

Ⅱ导联P波低平或正、负双相,Ⅲ、aVF导联P波呈正、负双相(Ⅲ导联P波可浅倒)。    

aVR导联P波浅倒或负、正双相。    

P波时间、振幅多正常。    

起卧活动后,Ⅱ、Ⅲ、aVF导联P波振幅明显增高。这反过来可证实电轴左偏型P波与起搏点起源于窦房结尾部有关。 


 

心电图特征

Ⅰ、aVL导联P波直立,其振幅大于Ⅱ导联的P波。

Ⅱ导联P波低平或正、负双相,Ⅲ、aVF导联P波呈正、负双相(Ⅲ导联P波可浅倒)。

aVR导联P波浅倒或负、正双相。

P波时间、振幅多正常。

起卧活动后,Ⅱ、Ⅲ、aVF导联P波振幅明显增高。这反过来可证实电轴左偏型P波与起搏点起源于窦房结尾部有关。

发生机制

与窦房结起搏点的位置改变有关:窦房结头部的自律性较尾部高,且头部的冲动优先地通过前结间柬下传心房,所形成的P波电轴多在+15°~+75°,故Ⅱ、Ⅲ、aVF导联P波振幅最高。而尾部发放的冲动优先地通过中结间柬下传心房,所形成的P波电轴多在+15°~-30°,此时Ⅰ、aVL导联P波振幅高于Ⅱ导联。


与心脏在胸腔的位置改变有关:当心脏在胸腔内发生顺钟向或逆钟向转位时,会影响心房除极所产生的P向量环的位置(正常P向量环位于左后下),进而影响各个导联P波的振幅甚至极性。

鉴别诊断

主要与房性异位心律相鉴别。若P波在工、aVL导联直立,Ⅱ、aVF导联呈负、正双相,Ⅲ导联浅倒,aVR导联呈正、负双相,则为房性异位心律。

深度阅读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