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属于近距离照射范畴。将用钛壳包有核素的放射源通过穿刺针植入需要治疗的区域,使射线在治疗靶区内持续作用。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早在1901年Pierre Curie就成功的研制出了带有包壳的能够植入组织内的同位素,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放射性粒子”,1909年Pasteau和Degrais在巴黎镭生物学实验室给一位前列腺癌患者通过尿道导管植入带有包壳的镭囊,完成了第一例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1952年,美国的Flocks医师首创了术中注射胶体198 Au粒子以治疗前列腺癌,从而开创了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先河。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技术日趋成熟,这其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其一是各种物理特性适合的新型放射性核素的成功研制,另一方面是高精确治疗计划系统的成功研发。
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放射性粒子有125I和103Pd,这些粒子的能量、半衰期有较大的差异。
125I是使用最普遍的放射性粒子,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批号的用于人体恶性肿瘤治疗的放射性粒子。低能、安全是低剂量率125I粒子最突出的特点,这主要取决于其物理特性。125I具有中等长度的半衰期(59. 4天),便于保存,其衰变释放的γ线平均能量只有28KeV,且在组织中的穿透距离仅为1. 7cm左右,只要通过合理的布源,可以达到合理的剂量分布,治疗靶区外的剂量下降的很快,提高了对靶区外正常组织的保护,使并发症大大降低;同时,也极大地简化了辐射防护问题,使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很容易被屏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