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唾液中含有多种蛋白质,但被分离纯化的只有少数几种。唾液蛋白质主要来自唾液腺细胞,少量来自血液及存在于唾液腺中的免疫细胞。大多数唾液腺细胞可合成和分泌蛋白质,如浆液细胞、黏液细胞、闰管细胞、颗粒导管细胞、纹管细胞均可分泌蛋白质。然而,肌上皮细胞和排泄管细胞能否合成并分泌蛋白质尚不清楚。唾液中也存在少量免疫细胞所分泌的蛋白质,称为血清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唾液中的含量增高往往意味着疾病状态,尤其是唾液腺损害,例如在放射线照射唾液腺后,或患舍格伦综合征、风湿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时。 唾液蛋白质的种类很多。迄今为止,已经分离鉴定的蛋白质已达近百种,而且,更多的蛋白质在逐渐被分离和纯化。蛋白质组学分析(proteomic analysis)技术可对多种蛋白质进行筛测,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线索。例如,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牙周病患者的蛋白质表达模式与健康人不同,有11种蛋白质的表达有差别,其中包括乳铁蛋白和腮腺分泌蛋白。表3-6列出了20种唾液蛋白质及其在不同液体中的分布。唾液蛋白质的大小及结构变化极大;有些多肽只有几个氨基酸,而黏蛋白的分子量为数百万甚至千万以上。 表3-6 唾液蛋白质在体液中的分布 *:BPIFA2:即腭、肺和鼻上皮克隆短蛋白2(SPLUNC2)和人PSP.**:咕啉结合蛋白:haptocorrin 唾液蛋白质的功能很复杂。事实上,唾液的功能大多数与它所含的蛋白质密切相关。现将已知的唾液蛋白质按其主要功能列于表3-7中。 


糖蛋白、黏蛋白

糖蛋白是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复合物,碳水化合物占50%~60%。碳水化合物多为己糖、氨基己糖、甲基戊糖和N-乙酰神经氨酸。糖蛋白包括许多蛋白质,例如黏蛋白、乳铁蛋白、富组蛋白等。糖蛋白的功能很多,这是因为它含有多种蛋白质。 

唾液中的黏蛋白是由黏液细胞合成的,主要由下颌下腺、舌下腺和一些小唾液腺分泌。浆液细胞不合成黏蛋白,混合细胞可能也不合成黏蛋白。已知人和大鼠的腮腺不分泌黏蛋白。  


糖蛋白、黏蛋白

糖蛋白是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复合物,碳水化合物占50%~60%。碳水化合物多为己糖、氨基己糖、甲基戊糖和N-乙酰神经氨酸。糖蛋白包括许多蛋白质,例如黏蛋白、乳铁蛋白、富组蛋白等。糖蛋白的功能很多,这是因为它含有多种蛋白质。

唾液中的黏蛋白是由黏液细胞合成的,主要由下颌下腺、舌下腺和一些小唾液腺分泌。浆液细胞不合成黏蛋白,混合细胞可能也不合成黏蛋白。已知人和大鼠的腮腺不分泌黏蛋白。



结构

根据分子结构特点,黏蛋白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高分子量黏蛋白(MG1),其分子量在1000kDa以上,另一类为低分子量黏蛋白(MG2),分子量为200~300kDa。高分子量黏蛋白约占人唾液黏蛋白总量的30%以上。它由12%~15%蛋白质、80%~85%碳水化合物和共价结合的脂肪酸组成。低分子量黏蛋白占唾液黏蛋白总量的70%,它由20%~22%蛋白质、68%~72%碳水化合物和0. 2%的脂肪酸构成。黏蛋白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半乳糖、岩藻糖、N-乙酰半乳糖胺和N-乙酰葡糖胺。黏蛋白也含3. 8% ~4. 0%唾液酸和3. 5%~3. 7%硫酸盐。与其他分泌型黏蛋白一样,唾液黏蛋白由一个蛋白骨架和数百个碳水化合物侧链构成。蛋白质骨架称为脱糖黏蛋白(apomucin),富含苏氨酸、丝氨酸和脯氨酸。脱糖黏蛋白很难用常规方法分解,所以难以鉴定,但是,用重组DNA方法已确定人低分子量黏蛋白、大鼠和猪下颌下腺黏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这些脱糖黏蛋白的大小变化很大,其中人低分子量黏蛋白和大鼠下颌下腺黏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39kDa和32. 5kDa,而猪下颌下腺脱糖黏蛋白的分子至少含2800个氨基酸。


生物学功能

(1)润滑作用:味觉刺激和咀嚼运动刺激唾液流率大大增加,唾液黏蛋白的分泌也相应增加。唾液能够在食物表面及软组织表面形成薄膜,从而促进食物移动和吞咽。许多研究证明,黏蛋白具有润滑作用。例如,含有黏蛋白的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唾液的黏性比腮腺唾液高50%~100%。以牙表面的摩擦系数作为润滑作用的指标来测定人工唾液的润滑作用,发现含有黏蛋白的人工唾液的润滑作用与人下颌下腺及舌下腺唾液最接近,其中高分子黏蛋白的润滑作用强于低分子量黏蛋白。

(2)构成组织表面薄膜:唾液内蛋白的流变学特点使它能够形成一层厚度为0. 07~0. 1mm的薄膜,覆盖在口腔组织表面。这层薄膜的功能有二,一是为口腔软组织保持水分,二是为口腔组织提供润滑作用。已知高分子和低分子黏蛋白都参与形成软组织表面薄膜。

(3)形成釉质获得性膜:黏蛋白参与形成釉质获得性膜。高分子黏蛋白与釉质表面矿物质的亲和力大于低分子黏蛋白。唾液中的富半胱蛋白可取代低分子黏蛋白。这与有关的临床研究结果一致。不易患龋齿的人唾液中低分子黏蛋白多于高分子黏蛋白;而易患龋齿的人唾液中高分子黏蛋白高于低分子黏蛋白。而且,对龋病有抵抗力的人的唾液中蛋白酶活力较高,可以水解高分子黏蛋白为低分子黏蛋白。

(4)调节口腔菌群:黏蛋白与唾液中其他因子一起,调节口腔菌群生态平衡。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唾液可聚集几种链球菌,这种作用取决于唾液酸。低分子黏蛋白可在溶液中与链球菌作用,引起聚集,最终导致这些菌的吸附。而高分子黏蛋白则没有这种作用。从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唾液中去除低分子黏蛋白引起聚集作用的丧失。与之相反,除去高分子黏蛋白则无影响。也有研究证明,黏蛋白聚集细菌的作用与其硫酸盐含量有关。这些研究发现,除去唾液酸只引起聚集作用的部分丧失,而使黏蛋白脱硫酸化则可完全抑制聚集作用。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唾液内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有IgA、IgG和IgM,其中IgA比较重要。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来自免疫细胞,而不是唾液腺细胞。正常唾液腺中含有免疫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可分泌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常常是针对某种细菌分子的,包括细胞表面分子如黏附素(adhesin),也可是针对某些酶的,如葡萄糖基转移酶。这些物质可能在微生物聚集于牙表面形成菌落以及形成菌斑方面起重要作用。免疫球蛋白与这些物质的结合可能阻止某些细菌黏附在口腔表面,从而预防这些菌种的增殖。这种免疫反应为免疫预防龋齿及牙周病带来了希望,但许多免疫预防龋齿的实验却未获得成功。

乳铁蛋白

结构和来源

乳铁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80kDa的铁结合糖蛋白,存在于乳汁内,其他外分泌液中也含有一定量,但少于乳汁,例如唾液、泪液、胆汁、胰液。血浆内也含有乳铁蛋白,但浓度较低。乳铁蛋白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对蛋白酶有一定的抵抗力。中性白细胞、人乳及牛乳的乳铁蛋白cDNA已经清楚,而且重组的蛋白质也已产生。


生物学作用

(1)参与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时,中性白细胞释放乳铁蛋白,使循环中的乳铁蛋白浓度增加。推测它的功能是使运铁蛋白中的铁转移到网状内皮系统,从而使血液中的铁减低。此外,乳铁蛋白可能参与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在浓度为10-8mol/L(正常血浆浓度为10-9mol/L)以下时,乳铁蛋白可抑制淋巴细胞释放白细胞因子1、2和肿瘤坏死因子。

(2)抑菌作用:已经确证,乳铁蛋白有抑菌作用。抑菌原理是它可利用细菌所需的铁,从而抑制细菌增殖,但也有一些对其敏感的细菌对络合铁有抵抗力,表明乳铁蛋白也有别的抑菌作用。据研究,乳铁蛋白可引起革兰氏阴性细菌释放脂多糖,并抑制脂多糖与中性白细胞的结合。另一种杀菌机制可能是与细菌的卟啉结合,增加细菌的通透性。

(3)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存在有抗乳铁蛋白的抗体,例如在类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等时。乳铁蛋白在这些疾病中的具体作用尚不完全明了。

(4)生长因子作用:乳铁蛋白是一种生长因子。例如乳汁中的乳铁蛋白可刺激肠黏膜生长。然而,体外实验中,用乳铁蛋白刺激培养的细胞的增殖并未获得肯定结果。

(5)促进铁吸收:乳铁蛋白最早被认为是促进铁吸收的因子,但许多临床研究未能证实这种作用。尽管如此,乳铁蛋白确可促进铁在细胞膜上的结合。一般认为,乳铁蛋白的作用是把铁运输到小肠黏膜细胞内,而进一步的吸收则取决于其他生理因素。

唾液中乳铁蛋白的功能可能主要为抑菌作用。

溶菌酶

溶菌酶是体内最早发现并鉴定的酶之一。它的作用是水解细胞壁上肽聚糖中N-乙酰胞壁酸与N-乙酰葡糖胺之间的β-1,4-糖苷键,从而引起细菌崩解。但许多细菌有细胞被膜或其他细胞壁保护物质,对溶菌酶有抵抗力。体外实验证明,不少口腔微生物,包括变链菌在内,对溶菌酶敏感,但体内是否显示相似的敏感性,仍不肯定。


口腔内溶菌酶的主要来源是唾液腺细胞、吞噬细胞及龈沟液。唾液中抗菌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排除侵入的外来细菌,溶菌酶可能在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具体功能仍待揭示。溶菌酶可以加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因此有人提出,当免疫球蛋白结合在细菌体外时,溶菌酶可使之裂解,起到类似补体系统的作用。此外,溶菌酶亦可使某些细菌聚集。

唾液过氧化物酶

唾液中的另一种有效抗菌系统是过氧化物酶系统。它主要由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H2O2)和硫氰酸盐(SCN-)组成。其中过氧化物酶包括唾液过氧化物酶和少量髓过氧化物酶。前者是唾液腺合成分泌的,而后者却是来自于中性白细胞。唾液腺可使血中SCN-进入唾液中,并使其浓度增加10倍,达0. 1~5mmol/L。唾液中的H2O2则是由细菌和白细胞分泌的。最近的研究证明,腮腺在没有细菌的情况下可产生相当量的H2O2,说明其来源亦可是唾液腺细胞。


唾液过氧化物酶抗菌系统的机制主要是由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氧化SCN-,从而产生强烈的氧化剂次硫氰酸(HOSCN),后者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可分解为次硫氰酸盐和H+


由于HOSCN的解离常数为-5. 3,所以在中性环境中,98%以上是以OSCN-形式存在。HOSCN和OSCN-可有效地控制口腔及上消化道的细菌生长。其杀菌机制可能是氧化细菌的巯基及蛋白质。


由于上述反应的限速因素是H2O2和OSCN-,因而有人提出,为口腔中补充SCN-可增加HOSCN和OSCN-的产生,从而增强杀菌能力。这种假设已被证实,但应用于临床尚待进一步研究。

富组蛋白

富组蛋白是一组阳离子型多功能蛋白质,存在于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唾液中。自从20多年前首次发现这种蛋白质以来,许多研究对其性质、分子遗传学特征及生物学功能进行了大量实验。

首先,富组蛋白只能在人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中合成,迄今尚未发现任何别的动物组织内存在有富组蛋白的mRNA、DNA或蛋白质,包括常用的实验动物大鼠、小鼠、地鼠和狗等。其次,富组蛋白是唾液腺的特异性产物,其他组织均不能合成。对数十种人体组织进行检测,只有腮腺和下颌下腺中能测出富组蛋白的基因,但其mRNA可在味蕾及舌腺中检出。血清中含有富组蛋白,其来源不明。由于只有唾液腺可合成富组蛋白,血清中含有相当量意味着它可能有内分泌性质。

富组蛋白曾被命名为腮腺碱性蛋白和腮腺后碱性蛋白、组蛋白、富组碱性因子、富组酸性肽、组氨酸释放肽等。现在广泛使用的名称为富组蛋白,其英文名称有两种,histidin-rich protein(HRP)和histatin。有人主张,富组蛋白亚型1、3、5应称为histatin亚型1、3、5,而其亚型2、4、6则应称为HRP亚型2、4、6,原因是后者的氨基酸序列与前者明显不同。


氨基酸序列

早在1973年,Azen等分离出五种富组蛋白,命名为腮腺碱性蛋白a、b、c、d、e五个亚型。后来Peters等用同样方法又分离出另外一个亚型,称之为后腮腺碱性蛋白。腮腺碱性蛋白a、b、c、d、e亚型就是后来命名的histatin亚型6、5、3-2、4、3-1,而后腮腺碱性蛋白就是histatin亚型1。1977年,Baum等分离出7种蛋白亚型,称为HRP亚型1~7。1988年Oppenheim等采用了histatin这个名称,并把他们鉴定的七个亚型称为histatin亚型1~7。histatin亚型1、3、5的氨基酸序列与HRP亚型1、3、5的相同,但histatin亚型2、4、6则与HRP亚型2、4、6不同。后来,Xu等发现,histatin亚型2和4并不存在于新鲜唾液中,它们的出现是由于唾液蛋白酶分解的结果。1990年Troxler等发现histatin亚型7实际上是一组蛋白质的混合物。他们将这些蛋白质命名为histatin亚型7~12。从氨基酸序列上分析,histatin亚型2、4、7~12确为亚型1、3、5、6的片段。


功能

富组蛋白是多功能蛋白质,现已证明的生物功能有很多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类:

形成釉质获得性膜:富组蛋白与羟磷灰石有很强的亲和力,所以极易黏附在釉质表面,形成获得性膜。

抑制磷酸钙结晶生长:富组蛋白亚型1与富脯蛋白类似,可抑制磷酸钙结晶的生成,但不抑制其自发性沉淀。

广谱抗菌作用:富组蛋白可轻度或中度抑制多种细菌,调节口腔内菌群的生态平衡,在预防牙龈炎方面有积极作用。

抗真菌作用:富组蛋白最重要的作用是抗真菌作用。已经证实,富组蛋白是唾液抗真菌活性的主要来源。它可杀灭多种真菌,包括从正常人及从艾滋病患者分离出来的菌株。


临床应用的潜力

现今知道的真菌有十多万种之多,大约150种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有时真菌感染可引起致命性后果。真菌感染呈增加趋势,引起了医务界的关注和忧虑。富组蛋白是一种天然抗真菌物质,存在于人体唾液和血清中,对哺乳动物细胞没有毒性,但杀菌作用可与抗真菌药Azole相比,而且还可以杀死对Azole有耐药性的菌株。

如果临床使用富组蛋白作为抗真菌剂,就需要大量生产。可以获得富组蛋白的途径有三种:从唾液中分离、化学合成、基因工程生产。显然,从唾液中分离无法大量生产;用化学方法合成将价格昂贵;把富组蛋白基因表达到微生物如大肠杆菌中而合成这些蛋白质,可能是大规模生产的有效途径。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不少研究单位正在设计更好的富组蛋白,以便改进其有效性和稳定性。也有不少研究人员正在设计富组蛋白的运载和释放系统。这方面的突破可能会使抗真菌及口腔保健发生重大变化。

富半胱蛋白(systatin)

富半胱蛋白是一个超大家族,含有多种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内。1985年在南斯拉夫波托罗兹召开的国际半胱氨酸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研讨会把富半胱蛋白超大家族分为三个大族:第一族称为Stefin族,包括所有缺乏二硫键的蛋白质;第二族称为富半胱蛋白族,由所有含两个二硫键的蛋白质组成;第三族称为激肽原族,包括所有含九个二硫键的蛋白质。


结构和分型

唾液富半胱蛋白首次分离是1974年。Menaker等从异丙肾上腺素处理的大鼠下颌下腺中分离出了一种蛋白质,命名为“大移动蛋白”,80年代初被纯化鉴定。唾液中的富半胱蛋白属于大家族中的第二族,即富半胱蛋白族,因为它们都含有两个二硫键。它们又被分为数个亚型,其中SA、SA-Ⅰ和SA-Ⅲ亚型含有121个氨基酸,另外两个亚型SN和S可能分别为SA-Ⅰ和SA-Ⅲ合成后断裂形成的。


功能

唾液中富半胱蛋白为多功能蛋白,主要功能有:

抑制蛋白分解:唾液中富半胱蛋白与同族中其他蛋白相似,可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减少不必要的蛋白分解。例如,它们可抑制细菌蛋白酶,也可抑制破裂的白细胞所释放的蛋白酶,因而可能是一种保护机制。

形成釉质获得性膜:唾液富半胱蛋白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与羟磷灰石结合,从而形成釉质获得性膜,但这种作用只相当于富酪蛋白的三分之一。几种富半胱蛋白以磷酸化形式存在,与羟磷灰石有较强亲和力。脱磷酸化可使亲和力减低,但不能完全消除。

抑制磷酸钙结晶的生长:唾液富半胱蛋白也有抑制磷酸钙结晶生长的作用,但其抑制能力只有富酪蛋白的十分之一。

富酪蛋白(statherin)

唾液中富酪蛋白是由腺泡细胞所分泌的,但它不仅仅存在于唾液中,其他体液中也含有一定量。它在体液中的存在时间可能不长,但当唾液停留在口腔内时,富酪蛋白不会被蛋白酶分解。


结构

富酪蛋白是一种富含酪氨酸和脯氨酸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380,由43个氨基酸组成。肽链中的电荷不对称,有较强极性。它的氨基端1~13号氨基酸均带有电荷,主要是由酪氨酸、脯氨酸和谷胱氨酸组成。富酪蛋白的其他三种变种的氨基酸序列已清楚。其中之一SV2序列与富酪蛋白相似,仅缺乏第6~15残基,即所有的碱性氨基酸。变种SV1和SV3缺乏羧基端苯丙氨酸,其他序列与SV2相同。


生物功能

(1)形成釉质获得性膜:富酪蛋白与羟磷灰石有很强的亲和力,可紧密结合于其表面。因而,人们认为它可能参与釉质获得性膜的形成。

(2)润滑作用:富酪蛋白有良好的润滑功能,它在釉质表面的润滑作用明显优于其他蛋白质。

(3)抑制磷酸钙沉积:富酪蛋白可抑制磷酸钙结晶的生长,而且,它也是唯一能够抑制磷酸钙盐自发性沉积的蛋白质。

(4)促进细菌黏附:富酪蛋白结合到羟磷灰石表面时可以吸附细菌的黏着。

富脯蛋白(proline-rich proteins; PRPs)

富脯蛋白主要是由腮腺分泌的,下颌下腺也有少量分泌,但舌下腺不能分泌。富脯蛋白结构中脯氨酸含量高达44%,谷氨酸占26%左右。


分类和结构

根据其性质,富脯蛋白又可被分为三类:酸性、碱性和糖基化型。根据其结构,酸性富脯蛋白又可分为六种亚型,其中PRP-1、PRP-2和PIF-S分子量较大,具有150个残基,相互之间只有微小差别,即在第4和第50个残基处被不同的氨基酸取代。转录后裂解PRP-1、PRP-2和PIF-S,分别产生出PRP-3、PRP-4和PIF-F。它们含有106个残基。


生物学功能

酸性富脯蛋白有多种功能:

(1)抑制磷酸钙结晶的生长:同富酪蛋白一样,富脯蛋白的分子高度不对称,它的氨基酸前30个残基含有负电荷,因而可抑制磷酸钙结晶的生长。除去羟基端的正电荷会使之抗沉积效应更强。它抑制结晶沉积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对羟磷灰石的吸附作用。

(2)形成釉质获得性膜:釉质获得性膜只有0. 1~1μm厚,是由选择性吸附唾液中某些蛋白质而构成的。血清蛋白质及微生物产物也可能起一定作用。富脯蛋白可能是早期获得性膜的主要成分,而且在成熟的表膜中一直存在。

(3)协助细菌黏附:人酸性富脯蛋白可选择性地促进细菌黏附在牙齿矿化组织上。在健康的口腔内,最初的细菌黏附是一个高度的选择性过程,而且所产生的细菌群落大多为良性的,说明宿主-细菌相互作用排除了致病菌的黏附。富脯蛋白所引起的黏附在分子水平有高度选择性。比如某些放线菌和链球菌的黏附取决于富脯蛋白的脯氨酸-谷氨酸的羟基端二肽,而谷氨酸结构的微小变化即可抑制黏附过程。

唾液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是唾液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如前所述,它有水解淀粉和糖原的功能,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但它也具有其他功能,而这些作用与口腔健康有重要关系。


1.结构:唾液淀粉酶是一组蛋白质,它们所带的电荷和糖基化程度不同。非糖基化的淀粉酶分子量为56kDa,而糖基化的为61kDa。前者有2~3种亚型,后者有3种亚型。


2.生物学作用

(1)消化淀粉:可水解α-1,4-糖苷键,在淀粉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形成釉质获得性膜:釉质获得性膜中有淀粉酶,但未见其有保护作用。

(3)吸附细菌:淀粉酶可有效地吸附许多种类的细菌,而且当它与细菌结合后,仍然具有酶活性。

1)促进牙菌斑形成:不少证据表明,唾液淀粉酶有促进牙菌斑形成的作用。首先,釉质获得性膜中有淀粉酶,它的作用可能是作为一种受体,使细菌结合其上。其次,牙菌斑中亦可检出淀粉酶。淀粉酶可与许多链球菌结合,而后者是牙菌斑中首先生长的细菌。淀粉酶亦可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结合。

2)促进龋齿发生:由于淀粉类食物可被淀粉酶分解而导致pH减低和牙的脱矿作用,淀粉酶可能会促进龋病的发生。体外研究发现,唾液淀粉酶并不结合变链菌,而变链菌也不会释放淀粉酶。进一步观察表明,变链菌本身也不能水解淀粉。与淀粉结合的细菌可以分解淀粉而产酸。因而,龋齿可能是由牙菌斑中与淀粉结合的细菌引起的。

腮腺分泌蛋白(BPIFA2E和BPIFA2F)

腮腺分泌蛋白(parotid secretory protein,PSP)即BPIFA2E,于1969年发现。Robinovitch和Sreebny在电泳成年大鼠腮腺唾液时发现一条蛋白带,称之为M1带。进一步的分离发现是一种富含亮氨酸的蛋白质,是唾液的一种主要蛋白质。后来曾命名其为富亮氨酸蛋白(the leucine-rich protein)。后来在小鼠腮腺唾液中也分离出该蛋白,称之为小鼠PSP,简称PSP。近年来,不少人认为PSP和下颌下腺蛋白B(SMGB)就是腭、肺和鼻上皮克隆短蛋白2(short palate,lung and nasal epithelium clone protein,SPLUNC2),常常用联名SPLUNC2/PSP表示。

2011年,在英国的诺丁汉举行了有关PLUNC/PSP /BSP30/SMGB蛋白超级家族的名称讨论会,建议统一这个超大家族的许多蛋白名称,以避免歧义和混乱。人的SPLUNC2/PSP的新名为BPIFA2;大鼠和小鼠的SPLUNC2/PSP新名为BPIFA2E;而大鼠的SMGB新名为BPIFA2F。这些建议已被HUGO基因命名委员会批准。本章为了清楚地叙述这些蛋白的发现,仍使用旧名称。


结构

PSP的基因Psp位于第二染色体,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3kDa,氨基酸的23%为亮氨酸,而电泳所测得分子量为23. 5kDa。用大鼠M1蛋白产生的多克隆抗体可结合大鼠和小鼠唾液中的23. 5kDa蛋白质,说明大鼠的M1蛋白和小鼠PSP是相同的蛋白质。

出生前后的大鼠下颌下腺分泌物中有一些蛋白质,分子量为23. 5kDa,被命名为SMGB,其基因为Smgb。研究证明,大鼠下颌下腺SMGB与腮腺富亮氨酸蛋白是同一种蛋白,与小鼠PSP是同源的。编码大鼠富亮氨酸蛋白、SMGB及小鼠PSP的cDNA克隆有很多相同的序列,包括5'-非编码序列、蛋白编码序列和3'-非编码序列。因此,Mirels和Ball认为富亮氨酸蛋白应称为“大鼠PSP”。

用小鼠Psp cDNA从成年大鼠腮腺cDNA库中分离Psp克隆,大鼠与小鼠PSP mRNA分别为975和972个核苷酸,82%序列相同。小鼠Psp克隆也常被用来分离Smgb cDNA。完整的Smgb转录后为869个核苷酸,有两个区域与大鼠及小鼠的PSP mRNA相同。


表达

PSP是腮腺唾液中的一种主要蛋白质,它在大鼠和小鼠生后第1周的腮腺分泌颗粒中就已出现,到第21天时已达成熟动物的水平。在舌下腺,Smgb表达在发育中的新月细胞中,直到成年仍有高水平的表达,其蛋白质形式为SMGB。PSP mRNA和蛋白质在出生时只有低水平的表达,成年时mRNA转录很低,但可测出。成年动物的下颌下腺并不表达PSP或SMGB。在下颌下腺发育过程中,PspSmgb的产物表达在Ⅰ型细胞即原腺泡细胞(pro-acinar cells)的分泌颗粒中。然而,另一种发育中的Ⅲ型细胞即末端小管细胞(terminal tubule cells)却不表达PSP和SMGB,但表达SMGC蛋白,后者是一种分泌蛋白。

用能够识别PspSmgb编码的蛋白质的多克隆抗体评价PSP和SMGB在其他器官的表达,结果显示舌后腺的导管系统有表达,但胃、小肠、胰、肝、肾、胸腺、肌肉、脑、睾丸、甲状腺均不表达这些蛋白。


功能

PSP的功能仍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PSP与脂质转运有关,因为它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中。由于PSP存在于狗、猩猩、黑猩猩、罗猴、绒猴、大熊猫中,其功能可能与膳食无关。如果PSP和SPLUNC2是同一种蛋白质,其功能很可能是抗菌作用,因为SPLUNC2在牙周病时和病毒感染时表达改变,而且受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及TNFa的调节。SPLUNC2可结合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LPS),亦可使细菌凝集。


PSP和SGMB的区别

虽然PSP和SMGB在结构上极为类似,但二者并不是同一种蛋白质。Ball 等(2003)曾细致地比较了二者的异同。SMGB mRNA在腮腺细胞的表达于生后14~25天时明显减低,而Psp转录却增加到成熟水平;在舌下腺的浆液型新月细胞,Smgb的转录在出生前迅速增加,生后SMGB成为一种主要的分泌蛋白,而Psp的表达在发育的全过程中却很低;Smgb在新生的下颌下腺原腺泡细胞中的转录随细胞的成熟而减低。这些现象说明,PspSmgb所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不同,至少它们的表达受不同的元素调节。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