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上颌窦相通:上颌智齿埋伏阻生时,垂直中位或高位阻生智齿的根尖距上颌窦较近或已进入上颌窦,有时仅隔一层骨板,甚至只有上颌窦黏膜相隔。高位水平或异位智齿阻生的牙体都与上颌窦底或后壁黏膜相隔,甚至牙体大部分位于上颌窦腔内。因此在拔牙过程中,当上颌后牙断根时,取根极易将牙根推入上颌窦内,或者当根尖有炎症时,拔牙后也会出现上颌窦与口腔相通。如有断根进入上颌窦内,可让患者改变体位,扩大拔牙窝,并用温生理盐水冲洗,使其流出。断根取出后,应严密关闭拔牙创,消除上颌窦瘘孔。
防治原则:术前应仔细观察X 线片,了解牙根与上颌窦的关系,尽量避免出现断根。如出现断根,应尽可能在直视下取根。如牙根与牙槽骨有粘连,根尖挺不易插入时,可考虑用翻瓣去骨取根法。拔牙后对有根尖病变的牙槽窝不必搔刮,需清除肉芽组织时,应用刮匙紧贴骨壁插入,轻轻刮除肉芽组织。如怀疑上颌窦已经与口腔相交通,可让患者鼻腔鼓气,测试是否出现上颌窦穿孔。不可盲目探查。因为有时窦底黏膜仍然完整,如盲目探查,可能会穿破黏膜,并带入感染源。
已有交通时,处理方法决定于交通口的大小。如穿孔小于2mm,可按拔牙后常规处理,待其自然愈合。同时嘱患者尽量避免鼻腔鼓气和作吸吮动作,以免压力增加使血凝块脱落。定期观察瘘孔情况,如半年后仍未愈合可考虑行上颌窦瘘修补术。中等穿孔(直径2~6mm)也可按上述方法处理,如将两侧牙龈拉拢缝合更有利于自然愈合;若交通口大于7mm,需要邻近组织瓣关闭创口。可将颊侧牙槽突适当降低后,利用颊侧梯形组织瓣关闭,也可使用腭侧黏骨膜舌形瓣转移封闭创口。组织瓣封闭交通口的关键是组织缝合区有足够的新鲜创面接触,且下方有骨支持,必须做到无张力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