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口腔诊疗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口腔诊疗包括口腔修复、颌面外科、牙体牙髓、牙周、牙种植等多种诊疗操作。随着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抗生素的迅速更新换代,先进仪器设备的引进,新业务、新技术的广泛开展,口腔诊疗操作项目越来越多,分科越来越细,服务范围越来越广,侵入性操作不断增加,在给口腔疾病的病人带来转机和福祉的同时与之相关的医院感染问题也日趋突出,这是摆在口腔医务工作者面前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 


控制口腔医院感染,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确保病人和医护职工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已是当务之急。护理鼻祖南丁格尔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就提出了清洁护理,并强调医院的卫生条件对于减少病人死亡率的作用,在半年的时间里使伤员的死亡率从50%下降至2.5%,这充分说明了护理工作在防止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如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这些措施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涉及护理工作的诸多方面。正如一些现代医院感染控制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渗透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医院感染或医疗相关感染(healthcare association infection, HAIs)是一个伴随医院诞生而产生的古老话题,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变得愈加复杂。在全球范围内,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影响病人安全、医疗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更成为了任何医疗机构都无法回避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常导致医疗资源浪费、病人住院时间延长、病人经济负担加重,也极大地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成为严重影响医疗安全的隐患之一。早在2004年WHO成立了病人安全联盟,并确认HAIs为病人安全的首要挑战。


医院感染的概念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即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WHO(1978年,哥本哈根会议)给医院感染下的定义是:“凡病人因病住院,陪诊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属医院感染”。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80年)的定义是:“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已发生的感染,而在其入院时尚未发生感染也未处于此感染的潜伏期。对潜伏期不明的感染,凡发生于入院后皆可列为医院感染。若病人入院时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列为医院感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对医院感染的定义是:“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研究对象

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研究对象是指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即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医院职工、探视者、陪护、家属。除住院病人外,其余研究对象因在医院逗留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与医院外的接触不少,其感染因素较多,难以确定其感染源是否来自医院。另外,有调查表明,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多为意外事故,如被利器刺伤、不加防护而接触传染性物质等因素所造成,而与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住院病人。鉴于这些原因,我国卫计委(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中所确定的感染监测范围为医院住院病人,而且医院感染率的统计也仅限于住院病人。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医院感染研究的日益重视和深入,在全面综合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向目标监测发展,而且监测的范围也从一般医院向其他疗养机构(如精神病院、休养所、残疾人院、养老院、门诊等)扩大。同时,我国数以万计的医务人员分布在门诊、病房、医技、行政及后勤等各个部门,不论是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随时都可能受到医院感染的威胁,而且医务人员也有可能将传染源从社会带至医院。也就是说,医院感染研究的对象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医院感染分类以及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按其预防性可分为难预防性和可预防性;按其感染途径可分为交叉感染、医院性感染和自身感染3类。由于后两种分法的界限性往往难以肯定,故常采用前一种分类。

1.外源性感染及控制 

外源性感染亦称交叉感染或可预防性感染,通常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包括医务人员及探视者,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药品、血液制品、用物等。近年来,也有将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他人的称为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医院环境的称为环境感染;病原体来自消毒灭菌不严格的医院器具、污染的血制品和药品的称为医源性感染。在此我们统称为外源性感染。这类感染通过现代消毒、灭菌、隔离和屏障护理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切断其传播途径,基本上能达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而口腔诊疗所致的医院感染主要是外源性感染。

2.内源性感染及控制 

内源性感染亦称自身感染或难预防性感染。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例如口腔、肠道、阴道、尿道及皮肤等部位常构成内源性感染的微生物“贮藏库”。在平常,定植于这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对宿主不致病,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体系。但是,当病人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时,原有生态平衡失调,宿主即会因对自身正常菌群的感染性增强而发生感染。

目前,无论国外或国内,对外源性感染的认识及预防已比较深入且趋于成熟,能达到有效控制。对内源性感染的研究虽然成果并不显著,但随着认识的深化,也有了不少预防或控制的成功报道。归纳起来,针对具有内源性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人,常采用以下原则预防:

避免扰乱和破坏病人的正常防疫机制;

严格执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有关规定,注意保护正常菌群抗定植的能力;

仔细检查和明确病人的潜在病灶(如龋齿、鼻窦炎等)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等带菌状态,并及时给予适当治疗;

对感染危险指数高的病人,采取保护性隔离和选择性去污染等措施,控制内源性感染的发生条件。

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医院感染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自1986年以来,我国卫计委(卫生部)对该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和发布了10余种关于医院感染管理的措施、规定和标准文件,并将医院感染列为医院分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使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迅速走上了正轨。例如,根据1988年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办法》的要求,省、市、自治区的各级各类医院都相应地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这些医院感染网络组织的建立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卫计委(卫生部)也将医院感染管理列入医院分级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各级各类医院的评审达标工作的进行,有力地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1994年原卫生部医政司发布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2年原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轨道。


我国十分重视广大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认识,重视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全国相继举办各级各类医院感染学习班,而且有些医院将医院感染知识作为岗前培训和常规内容,从而提高职工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水平。


随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进一步深入,一些学术组织相继成立,如1991年成立的“医院感染控制学会”,1994年成立的“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这些学术团体的成立活跃了全国的感染管理学术气氛,对医院感染管理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有了专业杂志,出版了专著及教材,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医院感染学》《医院感染实用护理手册》等,这些对加强全国的学术交流、开阔思路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状况各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医院虽然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但流于形式,名存实亡。配备的专(兼)职人员不得力、不合理,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只有社会效益而无经济效益,不愿意投入;认为医院感染是交叉感染,仅仅是护士的工作等等,致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资源不足、停滞不前、难以深入。


因此,建立健全各级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配备强有力的医院感染专业人员,特别强调第一线医务人员的教育,树立崇高的医德医风,把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认真负责地贯彻到医疗活动的全过程,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所在。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