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即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WHO(1978年,哥本哈根会议)给医院感染下的定义是:“凡病人因病住院,陪诊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属医院感染”。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80年)的定义是:“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已发生的感染,而在其入院时尚未发生感染也未处于此感染的潜伏期。对潜伏期不明的感染,凡发生于入院后皆可列为医院感染。若病人入院时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列为医院感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对医院感染的定义是:“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研究对象
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研究对象是指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即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医院职工、探视者、陪护、家属。除住院病人外,其余研究对象因在医院逗留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与医院外的接触不少,其感染因素较多,难以确定其感染源是否来自医院。另外,有调查表明,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多为意外事故,如被利器刺伤、不加防护而接触传染性物质等因素所造成,而与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住院病人。鉴于这些原因,我国卫计委(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中所确定的感染监测范围为医院住院病人,而且医院感染率的统计也仅限于住院病人。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医院感染研究的日益重视和深入,在全面综合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向目标监测发展,而且监测的范围也从一般医院向其他疗养机构(如精神病院、休养所、残疾人院、养老院、门诊等)扩大。同时,我国数以万计的医务人员分布在门诊、病房、医技、行政及后勤等各个部门,不论是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随时都可能受到医院感染的威胁,而且医务人员也有可能将传染源从社会带至医院。也就是说,医院感染研究的对象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医院感染分类以及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按其预防性可分为难预防性和可预防性;按其感染途径可分为交叉感染、医院性感染和自身感染3类。由于后两种分法的界限性往往难以肯定,故常采用前一种分类。
1.外源性感染及控制
外源性感染亦称交叉感染或可预防性感染,通常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包括医务人员及探视者,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药品、血液制品、用物等。近年来,也有将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他人的称为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医院环境的称为环境感染;病原体来自消毒灭菌不严格的医院器具、污染的血制品和药品的称为医源性感染。在此我们统称为外源性感染。这类感染通过现代消毒、灭菌、隔离和屏障护理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切断其传播途径,基本上能达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而口腔诊疗所致的医院感染主要是外源性感染。
2.内源性感染及控制
内源性感染亦称自身感染或难预防性感染。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例如口腔、肠道、阴道、尿道及皮肤等部位常构成内源性感染的微生物“贮藏库”。在平常,定植于这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对宿主不致病,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体系。但是,当病人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时,原有生态平衡失调,宿主即会因对自身正常菌群的感染性增强而发生感染。
目前,无论国外或国内,对外源性感染的认识及预防已比较深入且趋于成熟,能达到有效控制。对内源性感染的研究虽然成果并不显著,但随着认识的深化,也有了不少预防或控制的成功报道。归纳起来,针对具有内源性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人,常采用以下原则预防:
避免扰乱和破坏病人的正常防疫机制;
严格执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有关规定,注意保护正常菌群抗定植的能力;
仔细检查和明确病人的潜在病灶(如龋齿、鼻窦炎等)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等带菌状态,并及时给予适当治疗;
对感染危险指数高的病人,采取保护性隔离和选择性去污染等措施,控制内源性感染的发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