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肛泰中医医院

便血拉稀的原因

时间:  2024-06-11作者:  南京肛泰中医医院

  便血拉稀可能是细菌性痢疾、霍乱、溃疡性结肠炎、非霍奇金淋巴瘤或结核病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肠道出血和腹泻。患者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志贺氏菌侵入结肠黏膜下层后,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和内毒素,导致黏膜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这些溃疡可引起出血,随着血液进入肠道,进而出现腹泻和便血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霍乱

  霍乱由霍乱弧菌感染引起,当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时会发生感染。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毒素刺激小肠上皮细胞过度分泌电解质和液体,导致严重的腹泻和呕吐,伴随剧烈的腹痛,严重者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等症状。针对霍乱的治疗主要是补液和纠正电解质失衡,轻度病例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溶液来维持水分和电解质平衡,重症患者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病变主要侵犯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一,易复发难愈,以结肠各段弥漫性分布的次全层炎症为特点,伴有浅表性小溃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进行治疗。

  4.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遗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由于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受损,从而引起腹泻和便血。化疗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方法,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阿霉素等,通过杀死癌细胞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5.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随消化道排出体外,若机体抵抗力降低,则有可能发生结核病灶破裂,此时结核杆菌及其毒素会刺激肠壁,导致肠道痉挛,进而引发腹泻和便血的现象。对于结核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例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需要遵循医嘱足疗程用药。

  建议定期复查以便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的传染源,如未经处理的污水或患病人群。必要时,可以进行大便常规、潜血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等相关检查,以进一步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上一篇:肛瘘病人的辅助检查 下一篇:肛瘘早期的症状

团队介绍 MORE+

热门文章特色医疗 MORE+ MORE+

来院路线

图文问诊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