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就诊指南

乙肝简介:乙肝(viral hepatitis type B,又称乙型病毒性肝炎)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9300万。  乙肝包括下面类型:急性乙肝(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乙肝、重型乙肝、淤胆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新生儿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等。

  • 典型症状

    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可伴轻度发热、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

  • 建议就诊科室

    传染科、肝病

  •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2天,复诊每次预留1天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逐步拉长复诊周期待乙肝病毒稳定后。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待乙肝病毒稳定后转门诊治疗。
  • 就诊前准备
    建议,就诊前一天晚8点起禁食,就诊当天选择8:00~9:00时段空腹就诊。
  •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每日尿量多少,(多尿指每日尿量多于2500ml),多尿与饮水的关系如何。

    3、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4、有无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可伴轻度发热、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伴随症状?

    5、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6、治疗情况如何?

    7、有无药物过敏史?

  • 重点检查项目

    1,肝功检查

    肝功检查常用的项目主要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这三项主要反映的是肝脏的合成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细胞受损的状况。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主要反映的是肝细胞的代谢功能。

    2,乙肝五项检查

    乙肝五项检查是诊断乙肝感染的基本依据,乙肝表面抗原( )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提示病毒复制及被传染的可能性;抗-HBS(表面抗体)( )代表着有保护性抗体,对乙肝有免疫能力,接种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后都可产生抗-HBS(表面抗体);e抗原( )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提示有传染性;HBeAb( ),正常情况下提示乙肝病毒低复制或不复制,少数情形下结合DNA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病毒变异;乙肝核心抗体提示感染过乙肝;抗HBc-IgM( )提示病毒复制。

    3,B超检查

    肝脏影像学检查,对慢性肝病、肝硬化、脂肪肝、腹水、肝癌都有一定的提示和诊断作用。

    4,DNA检查

    称为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是一种部分双链DNA病毒,这就是说它的遗传物质是DNA,它载有病毒所有遗传信息,乙肝病毒靠它才能复制、增殖、繁衍后代。研究证明,乙肝病毒的裸DNA(没有蛋白质包裹DNA)就有感染性,完成对宿主的侵袭,造成宿主体内出现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这就是说HBV-DNA相当于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因而,检测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

  • 诊断标准
    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