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心律失常简介:新生儿心律失常(别名:新生儿心率紊乱)是指由于心肌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改变而引起的不同于正常心脏搏动节律的异常心律,包括频率、节律、心脏搏动部位或心电活动顺序的异常。新生儿心律失常多为功能性及暂时性,但绝不可以掉以轻心,有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可引起新生儿猝死。因此对新生儿心律失常应密切观察,积极治疗。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缓、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及结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等。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鉴别,详见上述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中所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如下: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规整匀齐,每分钟心率的变异<1~2次,而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多不匀齐。
(2)室上性心动过速为异位节律,具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的特点,而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变化是逐渐的。
(3)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更快,一般在230~320次/min。而窦性心动过速一般在220次/min以下。
(4)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突然终止发作,或无效。而对窦性心动过速只能使心率稍减慢。
(1)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传导时可类似室性心动过速,但心电图多表现有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形,即在V1导联多为“M”形,V5导联有深宽S波。
(2)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规整匀齐,心率快;而室性心动过速速率稍慢,一般为150~180次/min,心室率有轻度不规则。
(3)室上性心动过速QRS波前后可有与其相关的P′波,也可无P′而室性心动过速QRS前后无与其相关的P′波,有时可见与其无关的窦性P波及窦性P波夺获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