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尼罗河热简介:西尼罗河热(West Nile fever)是由西尼罗病毒经蚊子传播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主要感染鸟类、人类和马、牛等哺乳动物。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在非洲、南欧、中东、中亚和西亚、大洋洲等地呈地方性流行。我国尚未发现西尼罗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也未分离到西尼罗病毒,但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同样面临着该病输入的威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脑炎症状。
一、症状
本病潜伏期1~6天,部分长达20天。临床表现有发热型和脑炎型。两型均起病突然,体温骤升至40℃,部分患者伴有寒战。
1.发热型 突然发热,多表现为双波热,头痛、眼痛、全身肌肉酸痛,可伴咽炎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缺乏等胃肠症状。高热可致颜面潮红、结膜充血。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明显压痛。约有半数患者出疹,出疹时间在发热期或发热期末,颈背部、躯干及四肢出现淡红色玫瑰疹或斑丘疹,持续时间约为1周,自行消退。轻型病例仅有类似感冒过程,全身反应轻,表现为自限性,80%患者经3~6天自愈。
2.脑炎型 少数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及部分儿童、青少年感染后可引起脑炎、脑膜炎。此时病情较重,体温骤升、持续不降、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继而神志不清,颈项强直,出现异常神经反射,四肢发抖、痉挛、惊厥、昏迷、呼吸困难直至呼吸循环衰竭。
偶有皮肤水疱、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心肌炎、胰腺炎、肝炎等发生。淋巴结消肿时间常需数月。
二、分型
人类感染西尼罗病毒后多数(约80%)表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少数(近20%)可出现相关症状,通常表现为西尼罗热、西尼罗病毒性脑炎,极少数病例还可表现为严重的胰腺炎、肝炎、心肌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症。西尼罗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12天。
1.西尼罗热--发热型
西尼罗病毒感染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西尼罗热,大约占感染者的20%。潜伏期一般为1-6天,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疲劳感加重,有或无前驱症状,1/3以上的病人发热可达到38.3-40℃。在发热期间常有颜面红晕、结膜充血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等体征。一半病人皮肤有斑丘疹或白色玫瑰样皮疹,尤其儿童常见。暴发流行中,一半病人有肝脏肿大,10%病人有脾脏肿大。重症病人偶见心肌炎、胰腺炎和肝炎,部分病人还可出现严重的眼痛、结膜水肿、充血和肌肉酸痛等症状。80%左右的病人呈自限性,持续3-5天。在西尼罗河地区,人群感染率很高,青壮年的西尼罗病毒抗体阳性率达到61%,儿童大约为22%。儿童期病人普遍出现不明显的发热或不明原因的发热,可产生终生免疫力。
2.西尼罗病毒性脑炎--脑炎型
大约有1/300-1/150西尼罗病毒感染者可发展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或脑膜脑炎,一般统称为西尼罗病毒性脑炎。
潜伏期大约为2-14天,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脑炎或脑膜脑炎症状;偶有皮肤水疱、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心肌炎、胰腺炎、肝炎等发生,淋巴结消肿时间常需数月。
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较少见,病变主要集中于丘脑、中脑和脑干等部位。儿童恢复迅速, 年龄越大愈后越差。西尼罗病毒性脑炎病死率为3-15%,主要为老年病人或者免疫抑制或者损伤的病人,1999年纽约西尼罗病毒性脑炎病例的平均年龄是81.5岁。血清学检测发现1999年纽约市西尼罗病毒暴发流行仅有<1%的感染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三、诊断
依靠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出现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尤其是伴脑炎症状者,要考虑该病的可能。
实验室检查:一般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脑炎型者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增高。
1.免疫学检查 利用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常用ELISA 法,采用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两份血清同时进行检测,以恢复期血清较急性期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为阳性。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2.病原学检查 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第5天,从患者血液或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阳性率较高,对新分离病毒的鉴定一般采用已知血清进行中和实验。
3.分子生物学检查 RT-PCR 法检测,通过设计西尼罗河热病毒特异引物对血清或脑脊液标本进行RT-PCR 试验,阳性率高,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