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物变态反应简介:药物过敏(drug allergy)也叫药物变态反应,是人类最早观察到的过敏现象之一。在历史上,随着人类寻找药物以治疗疾病,相继而产生的便有药物的中毒与过敏。相传我国古代药物学的始祖神农氏于公元前3000余年曾因尝百草而一日遇七十毒。从近代医学的观点看,此七十毒中可能即有药物过敏在内。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接受药物治疗的机会日益增多,药物过敏的问题亦日见重要。目前药物过敏已成为一个在临床界普遍受到重视的问题。
首先要停用一切可疑的致敏药物及与其结构近似的药物。停用致敏药物后, 轻症病例的皮疹多迅速消退, 必要时可口服抗组织胺药、维生素C等。症状重者可口服泼尼松,皮疹消退后减量以至停药。外用药一般可给炉甘石洗剂, 轻症也可不用。固定性药疹有糜烂及渗液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持续湿敷患处,一日2~3次, 每次30~60 min,不湿敷时可外用40%氧化锌油, 一般可迅速治愈。
重症药疹如表皮坏死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及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 其皮肤症状重,并多合并有高热、肝脏和肾脏损害,死亡率高,需及时抢救,其措施要点为:
① 尽早足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控制病情,一般可给氢化可的松静滴;
② 预防感染,必要时给抗生素;
③ 支持疗法,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时,可小量输血等;
④ 积极发现和处理心、肾、肝、肺等重要器官病变;
⑤ 若致病药物为重金属,应使用二巯丙醇(BAL)或二巯丁二酸钠,以促进药物排出;
⑥ 加强眼及口腔护理;
⑦ 调整室温,不可过冷过热,室内应加强消毒;
⑧ 用药中注意避免新的过敏;
⑨ 根据病情需要,可用中医中药辅助治疗;
⑩ 外用药则根据皮肤病变特点对症处理。
药疹是医源性疾病,可采取适当预防措施以减少其发生。
① 临床用药应针对性强,力求简单,切勿滥用药物;
② 用药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性体质、有否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过去曾过敏的药物或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
③ 谨慎对待皮试:在使用青霉类抗菌素或破伤风抗毒素时,必须按规定做皮肤过敏试验,阴性时方可使用,皮试时一定设有对照,皮试场所应备急救药物;
④ 用药过程中如出现皮疹,应注意药疹的可能,一旦确诊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⑤ 致敏药物确认后,向患者交待清楚,以后避免再用该药物或含有该药的复方药物,并应将可疑致敏药物记录于患者的病历或医疗手册的首页;
⑥ 注意药物间的交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