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物变态反应简介:药物过敏(drug allergy)也叫药物变态反应,是人类最早观察到的过敏现象之一。在历史上,随着人类寻找药物以治疗疾病,相继而产生的便有药物的中毒与过敏。相传我国古代药物学的始祖神农氏于公元前3000余年曾因尝百草而一日遇七十毒。从近代医学的观点看,此七十毒中可能即有药物过敏在内。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接受药物治疗的机会日益增多,药物过敏的问题亦日见重要。目前药物过敏已成为一个在临床界普遍受到重视的问题。
重点与感染性
可根据下述标准, 分析皮疹为变应性还是为非变应性。
1. 既往对药物的耐受性,病人对引发变态反应的药物, 过去多能较好耐受。
2. 药物剂量,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 多出现在常用的治疗剂量, 有时小于常用剂量也可出现, 故可依此除外毒性反应或蓄积作用。
3. 临床表现,药物变态反应的表现, 常与其它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相似, 但与药物的药理学作用不同。对治疗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当伴有典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如血清病样反应、 过敏性休克、 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 哮喘及接触性皮炎时, 应着重考虑药物变态反应的可能性。
4. 潜伏期,变态反应的发生, 有肯定的潜伏期, 一般为7~10 d。短于潜伏期时, 因过敏状态还未形成, 对所用药物不会发生反应。过敏状态形成之后, 再用该药, 则在数十分钟至24 h内将发生反应, 一般不超过72 h。
5. 反应再发,这种反应一旦发生, 以后再用该药或与其化学构造相似的药物, 既使用量很小, 也可引起再发。
6. 好发于易感性个体,这种反应只见于少数有易感性的人。这种人或其家族成员常有变应性疾病的历史。注意不要把其他药物反应看成是药物变态反应。
7. 病程的自限性,绝大多数的病程具有自限性,停用致敏药物后就可以很快消退, 只有少数例外。
8. 其他、抗组织胺药物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有较好效果; 有些病人有嗜酸性白细胞增加等。这些都可有助于判断, 但应注意有些其它疾病也可出现类似情况,故只能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