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简介:在未明确病因前,大便性状改变与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统称为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大约每年至少10亿人次发生腹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每天大约1万人死于腹泻。在我国,腹泻病同样是儿童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发病2.01次,其死亡率为0.51%。因此,对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引起病毒性肠炎最重要的病毒是轮状病毒(rotavirus),其次是腺病毒,还有诺沃克病毒、肠道病毒、冠状病毒、小圆病毒、星状病毒等,但远比轮状病毒少。本节重点介绍轮状病毒引起的肠炎。
粪便镜检白细胞0~3/HP,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病原学诊断最初通过电镜、免疫电镜从十二指肠引流液及粪便中直接看到轮状病毒颗粒获诊断,但不适于临床常规应用。目前多采用免疫学或核酸方法来检测粪便中抗原,一般4h即可出结果。国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提取粪便中病毒RNA,作核酸凝胶电泳(PAGE)开展较普遍。轮状病毒PAGE可见11条RNA片段,集成4组,各含4-2-3-2条片段为其特征,又可根据其最后二片段相距远近,分为长、短两型。目前已开展斑点杂交、寡核苷酸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检测A属轮状病毒外层衣壳的VP7蛋白分子来诊断轮状病毒感染及其血清分型。此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但仅能在一些科研单位进行。近年轮状病毒组织培养,亦已在经胰蛋白酶处理的Mal04细胞株上获得成功。一般不须做特殊辅助检查,必要时做胸片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肺部有无病变。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时,心电图检查 S-T段降低,T波低平、双相,最后倒置,出现u波并渐增高,常超过同导联的T波,或T波与u波相连呈驼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