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阑尾炎就诊指南

小儿急性阑尾炎简介: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小儿阑尾炎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短时间内即发生穿孔、坏死、弥漫性腹膜炎,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则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故应加以重视。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报道婴幼儿急性阑尾炎的误诊率35%~50%,新生儿达90%以上。由此而产生的穿孔率达33%~52%,阑尾无炎症切除率达10%~30%。术后并发症高达10%~20%,迄今死亡率仍在0.01%以上。

  • 典型症状

    肠鸣、腹胀、腹痛

  •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外科、普外科

  •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2天,复诊每次预留1天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腹胀腹痛症状好转后不适随诊。
  •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无下腹疼痛、小儿发热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 重点检查项目

    1.血常规

    化脓性阑尾炎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总数可升高到(10~12)×109/L;化脓性阑尾炎可高达(12~14)×109/L;有脓肿形成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白细胞可达2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为0.85~0.95,并且有核左移,如中性粒细胞增多至0.85以上多反应病情较重,有时还可见中毒颗粒,但也有个别阑尾炎患儿白细胞上升不明显。

    2.尿,便常规

    一般无特殊改变,如阑尾位于输尿管附近时,尿内有少量红细胞,病情较重时便内可能有少量脓球。

    3.血清C反应蛋白和纤维结合蛋白值

    有报道儿童急性阑尾炎时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值降低,此两项测定可作为术前判断阑尾炎程度的辅助指标。

    4.穿刺液检查

    对疑有阑尾炎而诊断困难,特别是有腹膜炎症状者,可试行腹部穿刺,一般用皮下针穿刺右下腹阑尾点,将穿刺液做镜检,细菌涂片及生化检查,镜检有脓球者,多为早期化脓性阑尾炎;如穿刺液稀薄,多为早期局限性的腹膜炎;穿刺液脓多且黏稠,或为血性,有粪臭味,涂片见有大量细菌者,多为坏疽性阑尾炎,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5.肛门指诊

    在直肠右前方有炎性浸润和增厚,盆腔有脓肿时有触痛,并有炎性包块形成。

    6.X线腹部平片

    以腹胀为主者可行X线检查,约10%的病例可见到阑尾粪石影,阑尾有炎症时,平片示右下腹异常气体影,右腹壁线消失,腰大肌阴影模糊,腰椎向右侧弯曲等征,X线影像缺乏特异性,但有助于鉴别肠梗阻,胃肠穿孔,坏死性肠炎等。

    7.CT检查

    CT下可直接显示阑尾及周围软组织和炎症,发现率为13%~60%,表现为周壁对称性增厚,管腔完全闭塞或充满水样密度的脓液而扩张,盲肠周围脂肪模糊,密度增大。

    8.B超检查

    B超下正常阑尾无影像显示,当阑尾炎时可见阑尾的直径有不同程度的增大,≥6mm则可以确定阑尾炎诊断,阑尾腔的宽度增加,显示出阑尾周围脓肿的大小,坏疽性阑尾炎还能显示出腹腔内渗出液的多少及阑尾周围肠管的蠕动情况,同时对异位阑尾也能做出正确诊断。

  • 诊断标准
    6岁以上较大的儿童可自诉腹痛部位和性质,配合医生作体格检查,诊断较容易,而年龄小不能准确表达腹痛性质和配合体检,诊断则存在一定困难,在诊断中注意以下几点: 1.小儿发热,腹痛即应考虑到阑尾炎的可能,应做必要的检查和观察,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阑尾穿孔时婴儿体温可达39℃以上,不能除外阑尾炎的患儿应留住院严密观察,当患儿入睡时边摇晃边轻拍患儿身体,如表示抗拒或哭啼时应提高警惕,反复进行检查。 2.腹部体征在诊断上有较大价值,如果反复检查均可发现右下腹有明显压痛,则对确诊很有价值,且不愿活动,喜右侧屈膝卧位,走路时腰部屈曲. 3.肛门指检对鉴别肠炎,痢疾,肠套叠有实际价值,在诊断中不能从简。 4.白细胞增高,一般在15000左右,中性核增多。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