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性骨关节病检查

松毛虫性骨关节病简介:松毛虫性骨关节病是指直接或间接接触松毛虫活体,尸体或虫毛引起的骨关节病变,是全身疾病中的一部分。本病在我国南方省份如福建,广东,湖北,湖南,浙江林区均有流行。多在夏秋两季,四月至八月松毛虫盛发时,呈地区性暴发流行。据调查在我国已发现约40种松毛虫,危害较大及分布较广的有6种:赤松毛虫,油松毛虫,落叶松毛虫,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芽松毛虫。其中以马尾松毛虫分布最广,危害也最大。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

  1、实验室检查:

  60%以上的患者血象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50%~60%的病人的白细胞总数在1万/mm3以上,血沉增高者约40%~70%。软组织肿块或关节穿刺液常呈淡黄色或绿黄色粘稠胶状液,偶而带血性。细菌培养多呈阴性。少数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生长。

  2、X线检查:

  (1)在急性期多为阴性,多数在发病后一个月左右可见骨质改变。发病12天左右,X线片上可表现软组织肿胀关节周围密度增高影,皮下脂肪透明度减低,关节囊肿大。以后少数病例在邻近的软组织出现钙化及骨化影。早期骨质疏松,继而骨质边缘模糊,呈虫蚀样破坏,常见于肌腱、韧带附着的骨突区,如股骨的粗隆,尺骨鹰嘴,桡骨茎突。多数病例在骨破坏区有单层细条状骨膜反应,有的呈骨刺样或呈花边状。

  (2)慢性性主要是原来小的骨破坏区周围增生硬化,形成边缘清楚硬化的小环形病灶。小管状骨受累表现为整个骨干的增粗。若骨骺或干骺端有破坏可累及骺线;引起骨骺的早期融合。骨质改变中未见有死骨形成的表现。

  (3)关节改变除早期表现肿胀阴影及骨质疏松外,可见关节的间隙不对称性狭窄,软骨面不平,变形,有时可见半位。软骨下常有骨质的破坏。慢性病变主要为骨质增生及硬化,有关节自行融合的可能,形成关节强直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