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咽后脓肿发生在咽后间隙中,多见于3月~3岁儿童,因其咽后间隙淋巴组织... [展开]
简介:咽后脓肿发生在咽后间隙中,多见于3月~3岁儿童,因其咽后间隙淋巴组织丰富,常因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扁桃体炎时,感染均可经淋巴传至咽后间隙淋巴结,可引起咽后淋巴结炎甚至形成脓肿。咽后壁损伤(异物或各种外伤)引起咽后间隙蜂窝织炎,形成脓肿。咽后间隙结核性淋巴结炎、颈椎结核,也可引起咽后寒性脓肿。 [收起]
咽后脓肿确诊后应尽快予以排脓处理。
暂无相关资料
1.仰卧,头低足高位,头稍后仰,一助手用双手固定其头位,另一助手用中单包好患儿上肢及躯干,扶按其双肩。
2.用直接喉镜,将咽后脓肿充分暴露。先用穿刺针在脓肿隆起处穿刺抽吸脓液,减低脓腔压力。再用扁桃体刀或尖头刀在穿刺处或偏下方,切开约长1~2cm,然后用止血钳扩张之,用吸引器吸引脓液。
3.结核性脓肿可经口腔作多次穿刺抽脓,然后注入链霉素和异烟肼溶液于脓腔内。如穿刺无效可作颈侧切开引流术,其方法为患者仰卧,肩下垫枕,头偏向健侧,常规消毒患侧颈部皮肤铺巾。切口区皮肤及皮下用2%普鲁卡因浸润麻醉、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自下颌角平面,向下作一长约5~6cm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离浅深筋膜,将胸锁乳突肌及其深面的颈动脉鞘向前拉开,即可到达咽后间隙。用手指摸清脓肿部位,再用止血钳分离软组织,即可进入脓腔。引流口应尽量扩大些,并用手指伸入脓腔,探查并分离可能有粘连性囊腔,如有游离死骨应取除,脓腔用链霉素和异烟肼溶液冲洗,放置引流条,切口不必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