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般作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这一手术操作简便,需时较短,适用于不能切... [展开]
简介:一般作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这一手术操作简便,需时较短,适用于不能切除的胃幽门部肿瘤和不能耐受切除术的溃疡病幽门梗阻病人。 [收起]
胃癌引起的幽门梗阻,肿瘤已固定,不能切除者,可作胃空肠吻合术以解除梗阻。
胃溃疡引起幽门梗阻,病情重,不能耐受胃部分切除术,又因这类病人胃酸不高,可作胃空肠吻合术。
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幽门梗阻,病人情况较差,不能耐受胃大部切除术者,可施行胃迷走神经切断术,以减少胃酸,同时加作胃引流术(如幽门成形术,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或胃空肠吻合术),以解除胃内容物的潴留。
年迈体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差,手术无恢复希望者。
可能大量出血
体位、切口 平卧位,上腹正中切口或左上经腹直肌切口。
选择空肠吻合段 剖腹探查,确定病人适于作胃空肠吻合术后,首先提起横结肠、沿横结肠系膜找到十二指肠悬韧带,以证实空肠起始部。选择一段空肠,在距十二指肠悬韧带15和20cm处的两点,用丝线将肠壁浆肌层各缝一针作为标记,以备吻合。
缝合系膜间隙 拉紧横结肠系膜和空肠系膜,由基部向肠侧用丝线将两层系膜间断缝合4~5针,闭合系膜间隙,以防术后发生内疝。
选择胃前壁吻合口 溃疡病幽门梗阻者,吻合部位可选在横越幽门切迹垂线,靠近胃大弯的前侧壁。对胃幽门部肿瘤,吻合部位应尽量远离肿瘤,以免术后短期内受到肿瘤侵犯,又造成梗阻。吻合部位选定后,将已有缝线标记的空肠袢从结肠前上提,与拟定吻合的胃壁沿长轴顺蠕动方向(即近端在左侧,远端在右侧)对拢,在空肠袢拟定吻合口(长约5~6cm)两端的近系膜面与胃壁一起各缝一浆肌层牵引线,打结后牵引,准备吻合。
缝合吻合口后壁外层 在吻合口部位的四周及后侧垫上纱布保护,以免污染腹腔。先用丝线浆胃、肠壁(吻合口后壁外层)作一排浆肌层间断(或连续)缝合。 切开胃、肠壁,缝合吻合口后壁内层 沿缝线两侧0.5cm处切开胃、肠壁浆肌层,缝扎粘膜下血管(最好能带一点浆肌层组织,以免剪开后粘膜层过多地外翻)后,再剪开胃、肠壁粘膜,用吸引器吸尽胃、肠腔内容物。从远端角开始行吻合口后壁内层缝合,先用1号肠线由肠腔进针,穿入胃腔,再由胃腔返入肠腔将胃、肠壁作一针全层缝合,在腔内打结,线头不要剪断。用同一条线行后壁全层锁边缝合。边距约0.5cm,针距约0.8cm,一直缝至近端角,并使近端角完全内翻。
缝合吻合口前壁内层 继续用同一线沿前壁改行全层连续内翻褥式缝合(Commell),绕回至缝合开始处,将会合的肠线两端在腔内打结。至此,前壁内层缝合完毕。
缝合吻合口前壁外层 前壁外层用丝线作浆肌层间断缝合后,吻合口两角应用浆肌层8形或褥式缝合加固。吻合完毕后,再次检查吻合后的肠袢是否为空肠,长短是否合适,有无扭曲。然后,移去垫在吻合口周围和后壁的纱布,术后洗手或换手套,用手指在胃、肠壁外探测吻合口大小。吻合口应可容3指通过,空肠袢输入口和输出口各可容拇指通过。最后,清查腹腔,逐层缝合腹壁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