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水囊引产术最常用于中期妊娠的引产,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是低位小水囊术... [展开]
简介:水囊引产术最常用于中期妊娠的引产,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是低位小水囊术。水囊引产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之一。 [收起]
1.妊娠13~24周要求终止妊娠者;因某种疾患不宜继续妊娠者;晚期妊娠因各种原因需终止妊娠者。
2.阴道清洁度1~2度以内,无阴道炎症,三天内无性交史。
3.体温不超过37.5℃。
1.各种全身疾病的急性期。
2.子宫有瘢痕。
3.生殖器官急性炎症。
4.妊娠期间有反复阴道出血及前置胎盘、死胎或过期流产,对于晚期妊娠还包括重度妊高症、心脏病有心力衰竭、羊水过多和胎膜早破等。
可能大量出血
1.排空膀胱。
2.取膀胱截石位,外阴及阴道消毒与“负压吸宫术”相同。铺无菌孔巾。
3.检查事先备好的无菌水囊无漏气,并用注射器抽尽套内空气,用钳子夹住导尿管末端。
4.窥阴器扩开阴道,拭净阴道内积液,暴露宫颈。
5.宫颈及颈管用2.5%碘酊消毒后,用75%乙醇脱碘,或用碘伏等其他消毒液消毒。
6.子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或后唇。
7.将水囊顶端涂以无菌润滑剂,徐徐放入宫腔。放入时如遇出血则从另一侧放入,使水囊处于胎囊与子宫壁之间。水囊结扎处最好放在宫颈内口以上。
8.经导尿管注入所需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液体内可加亚甲蓝数滴,以便识别羊水或注入液。注入的液量根据妊娠月份大小,酌情增减,一般在300~500ml,缓慢注入,如有阻力应立即停止。也可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向水囊快速滴入。
9.导尿管末端用丝线扎紧。
10.将导尿管置于阴道穹处,阴道内填塞纱布数块,并记录纱布数。
11.一般放置24h取出水囊(先将水囊液体放出)。如宫缩过强、出血较多或有感染征象及胎盘早剥时,应提前取出水囊,并设法结束妊娠,清除宫腔内容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2.水囊取出后,根据子宫收缩情况,酌情加用缩宫素(催产素)。 (1)开始用5%葡萄糖液500ml加缩宫素(催产素)5U静脉滴注,根据宫缩情况用药量可逐渐递增,直至规律宫缩。最大浓度为5%葡萄糖液500ml内加缩宫素(催产素)20U。 (2)滴注时速度不宜过快,从每分钟8滴开始,并应有专人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宫缩、出血、腹痛以及子宫轮廓等。随时调整药物浓度及滴速,防止子宫破裂。
13.胎儿及胎盘娩出后,注意阴道出血情况,并常规应用子宫收缩药,预防产后出血。
14.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必要时清理宫腔。
15.检查阴道及宫颈,如有损伤应及时处理。
16.第1次水囊引产失败后,如无异常情况(指体温、脉搏、血象正常,子宫无压痛,阴道无脓性分泌物),休息72h后,应改用其他方法结束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