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肌腱断裂和缺损是常见病,多由于损伤或病变所造成。为恢复肢体、指、趾... [展开]
简介:肌腱断裂和缺损是常见病,多由于损伤或病变所造成。为恢复肢体、指、趾的功能,断裂或缺损的肌腱均须及时予以修复。但几乎所有修复后的肌腱均与周围组织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和关节活动障碍,这与局部的病理情况、手术操作技术、缝合材料、术后处理是否正确等有密切关系,必须予以重视。本文介绍常用的肌腱缝合法及其技术。 [收起]
1.急性或陈旧性肌腱损伤和断裂或缺损。
2.开放性损伤肌腱断裂,凡在伤后8~12小时以内,污染不重,清创彻底,有完整健康皮肤覆盖,可一期缝合肌腱。否则应延期或待伤口完全愈合后择期修复。
3.因肿瘤或其他病变需要切断或部分切除的肌腱,应予一期修复。
1.局部伤后感染未被消除者。
2.伤指各关节被动屈伸活动障碍者。
可能大量出血
1. 体位、切口<br/>根据缝合肌腱的部位选择,要求肢体安放稳定,宜于手术显露。切口宜稍长些。
2. 肌腱近断端缝合<br/>先用止血钳夹住肌腱断端拉紧。取30cm长丝线一条,两头穿细长直针。在距断端1.5cm处横贯肌腱进针,抽出使两侧线等长,然后紧靠出针点旁侧进针,斜向断端交叉而对称地穿过肌腱,如此交叉进针2~3次,最后在止血钳近侧3mm处穿出。继之用利刀沿止血钳近侧大部切开肌腱,翻转止血钳以显露断面,同上法进针,自腱断面内两侧对称引出,切除肌腱残端,拉紧缝线。
3. 肌腱远断端缝合<br/>同上法先用止血钳夹住断端,沿钳的内面大部切断肌腱,翻转止血钳,露出断面,调整肌腱轴线与近断端一致,在远断面选与近断面缝线点相对应的位置斜向交叉进针距断面3mm处引出,同样斜向交叉对称贯穿缝合2~3次,选一针横穿到另针近旁,最后将腱断端切下。
4. 拉紧缝线,对合肌腱<br/>先拉住一根缝线,另一手扶住远断端肌腱,将缝线拉直,以消除腱内缝线的松弛。再拉另一根缝线同样收紧,使肌腱断面密切相接 ⑼。<br/>
5. 结扎缝线<br/>将相邻穿出的两根线结扎,使线结陷入腱表面。线结是缝合的弱点,应该使之陷入腱内而受最低张力。<br/>
6. 缝合皮下及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