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

简介: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简称急性骨髓炎)多半发生在儿童,好发于长管骨... [展开]

简介: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简称急性骨髓炎)多半发生在儿童,好发于长管骨的干骺端,最常见于股骨、胫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预防残废的关键。早期治疗包括及早、足量、有效的全身抗生素治疗和支持疗法,和及时的局部切开减压、引流(包括骨髓腔钻孔或开窗),以达到解除骨内脓肿的压力,避免向髓腔扩散,防止及减少骨质的破坏与坏死的目的。术后应继续应用抗生素直至炎症消失。 [收起]

急性骨髓炎切...基本知识
  • 就诊科室:
    骨科
  • 手术部位:
    骨髓
  • 麻醉方式:
    全身
  • 手术时长:
    40分钟
  • 医院参考价:
    1300元
适应症

1.急性骨髓炎一经明确诊断,用抗生素等全身治疗不见显著效果者,应及时切开作病变区骨内或髓腔钻孔探查,如有脓液应开窗引流。

2.局部穿刺证实有骨膜下脓肿者或x线片示骨膜下阴影增厚者,除切开引流外,应作髓腔引流。

3.骨膜下脓肿穿破至软组织并形成脓肿,应同时引流软组织脓肿和髓腔内脓肿。

注意事项

不适宜人群

凝血机制有严重障碍。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一些具出血倾向的疾病

手术风险

可能大量出血

手术步骤

第一步:

1.体位、切口 仰卧位。前内侧切口或在体征最明显的部位作切口,长3~5cm。切口中点应位于临床压痛、肿胀最明显处。

第二步:

2.显露、钻孔探查 切开皮肤,常可发现骨膜水肿、肥厚或被骨膜下脓肿所抬起。如有骨膜下脓肿,经穿刺症实即纵行切开骨膜引流出脓液并送培养,若无脓液,也常可见病变区皮质骨轻度粗糙,色泽灰白。可将骨膜向两侧稍作剥离(剥离尽量减少,以保症骨的供血),用骨钻钻孔数个,直达骨髓腔,以探查有无骨髓腔脓肿。如髓腔无脓液溢出,钻孔已达减压作用,即结束手术,局部置抗菌药物后缝合切口。

第三步:

3.开窗扩大引流 钻孔后如发现有脓液自髓腔内流出,应即用骨凿在钻孔部位凿除1cm宽、适当长度的皮质骨,开窗以通畅引流。用生理盐水冲洗,除去坏死组织和游离的碎骨片,但不要作髓腔内搔刮,以免扩散感染。

第四步:

4.引流、缝合 吸净脓液,冲洗伤口,置入青、链霉素粉剂或其他敏感抗生素后,松松缝合切口,切口深部放一塑料管以利术后引流、冲洗和注药治疗。脓多腔大者可置双管闭合灌洗负压引流。对骨破坏严重、脓液粘稠者宜在骨开窗口放置引流条开放引流。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