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融合

简介:1.由于关节外伤、炎症、退行性变等原因发生对应关节面不相称,引起严重... [展开]

简介:1.由于关节外伤、炎症、退行性变等原因发生对应关节面不相称,引起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或顽固的关节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又不适合用其他手术来保留关节动度者,宜施行关节融合术。例如下肢关节内骨折引起的严重损伤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后周围软组织有大量瘢痕,不宜行关节成形术等手术者。  2.成人全关节结核,关节面破坏,估计不能保留关节功能,可在病灶清除的同时施行关节融合术;并有畸形者,可同时矫正畸形。  3.由于神经病变或损伤而致肌肉瘫痪,引起关节严重不稳,影响整个肢体功能,而单纯肌腱转移又不足以维持关节稳定和恢复足够的有效功能,固定局部关节可以改善肢体功能者,宜施行关节融合术。如脊髓前角灰质炎后遗三角肌瘫痪,上肢不能上举,若将肩关节固定于功能位,可借肩胛胸间的滑动而改善上肢的功能。  4.先天或后天性脊柱畸形(如半椎体、脊柱侧凸、腰椎滑脱等),为预防畸形发展,早期可施行椎板融合术,或在畸形矫正后施行。 [收起]

肩关节融合术基本知识
  • 别       名:
    肩关节固定术
  • 就诊科室:
    骨科
  • 手术部位:
    颈部 关节
  • 麻醉方式:
    全身
  • 手术时长:
    一个小时
  • 医院参考价:
    280元
适应症

1.由于关节外伤、炎症、退行性变等原因发生对应关节面不相称,引起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或顽固的关节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又不适合用其他手术来保留关节动度者,宜施行关节融合术。例如下肢关节内骨折引起的严重损伤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后周围软组织有大量瘢痕,不宜行关节成形术等手术者。

2.成人全关节结核,关节面破坏,估计不能保留关节功能,可在病灶清除的同时施行关节融合术;并有畸形者,可同时矫正畸形。

3.由于神经病变或损伤而致肌肉瘫痪,引起关节严重不稳,影响整个肢体功能,而单纯肌腱转移又不足以维持关节稳定和恢复足够的有效功能,固定局部关节可以改善肢体功能者,宜施行关节融合术。如脊髓前角灰质炎后遗三角肌瘫痪,上肢不能上举,若将肩关节固定于功能位,可借肩胛胸间的滑动而改善上肢的功能。

4.先天或后天性脊柱畸形(如半椎体、脊柱侧凸、腰椎滑脱等),为预防畸形发展,早期可施行椎板融合术,或在畸形矫正后施行。

注意事项

不适宜人群

除一般择期手术的禁忌症以外,有下列情况者也应禁忌融合:

1.邻近关节已有骨性强直者,不宜作关节融合术。如髋关节融合后,其活动可由正常的腰椎及膝关节来代偿,以适应工作与生活活动的需要。若下腰椎或膝关节已经僵硬,髋关节融合将会给病人造成极大困难。

2.两侧肢体的相同关节中,一侧已有强直者,对侧不宜施行关节融合术。如髋关节两侧均融合,起、卧、行、坐均会有很大困难。

3.儿童关节软骨丰富,关节融合不易发生骨性融合,还容易损伤骨骺,影响生长发育;同时,

手术风险

可能大量出血

手术步骤

第一步:

采用肩关节前内侧途径切口。

第二步: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由三角肌和胸大肌间沟中找出头静脉,用橡皮条提起上下游离,其分支结扎切断(或在头静脉外0.5cm处切开三角肌纤维,利用三角肌纤维条保护头静脉)。

第三步:

将三角肌在锁骨和肩峰起点下0.5cm处切断向外牵开,将胸大肌和头静脉向内牵开显露喙突,在喙突下1cm处切断附丽在喙突上的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联合腱,或用骨刀切断喙突,连带肌腱一起向下翻转,显露联合腱深面的腋动静脉、臂丛神经干和肩胛下肌。

第四步:

外旋上臂使肩胛下肌紧张,在近肱骨附丽点0.5cm处切断。向内牵开肩胛下肌,剪断肱横韧带,提起肱二头肌长头,切开关节囊,显露肱骨头和肩胛盂。

第五步:

外旋上臂使关节脱位,切除肱骨头和肩胛盂的软骨面。复位后使粗糙骨面紧密接触,用1或2根斯氏针经大结节穿过肱骨头到肩胛盂,固定在外展20°、前屈30°、内旋40°位,用骨刀矢状劈开肱骨大结节。

第六步:

严密止血,等渗盐水冲洗切口,保持固定位置,在间隙内充填松质骨块,缝回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联合腱,或将切断的喙突用1枚螺丝钉原位固定,切口分层缝合。

第七步:

剪断斯氏针,使针尾退到皮下。将病人上身移到床头,睡在一木制或不锈钢T形板上,头枕在T形板横臂上,立即上肩“人”字石膏固定(包括全麻病人)。石膏硬化后将T形板抽出。有人主张术后先用外展架固定10~14d,拆线时换肩“人”字石膏。

第八步:

如果用马刀形Saber-cut切口做肩关节融合,则以肩锁关节为中点,从三角肌前1/3切至后1/3,将三角肌在肩峰、肩胛冈和锁骨的起点剥离、向外翻开,弧形切开关节囊,即可显露肩胛盂和肱骨头。该显露简便、操作省时。手术步骤同前。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