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并殖吸虫病治疗

四川并殖吸虫病简介:斯氏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 skrjabini)又称四川并殖吸虫病,是由斯氏肺吸虫(Paragonimus skrjabini)寄生人体所致,其蚴虫游走于人体各处,容易引起皮下组织器官的坏死性、过敏性、炎症性、囊肿性病变。临床表现主要为皮下游走性囊肿性结节。  斯氏肺吸虫在四川、云南、陕西等14个省区均有报道。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是该病流行的关键因素,系食物源性寄生虫病。

四川并殖吸虫病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治疗方法与卫氏肺吸虫病相同。应加强基础护理,特别对于胸腔积液、肝损害、脑部症状和心包炎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疗效反应,必要时进行适当处理。

  (1)吡喹酮

  对卫氏和四川并殖吸虫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疗效高、疗程短,服用方便,是目前治疗并殖吸虫的受训药物,剂量为每日25mg/kg,分3次口服,连服2日。副作用轻,偶见心电图改变、血清转氨酶升高、中毒性肝炎等。

  (2)硫氯酚

  对并殖吸虫囊蚴虫有明显杀灭作用,可能对虫体有麻痹作用,疗程长,剂量为每日50mg/kg,分3次口服,连服10—15日,或隔日口服用20—30日为一疗程。治疗脑脊髓型为2—3个疗程。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痛荨麻疹,偶见中毒性肝炎。

  (3)三氯苯达唑:剂量为10mg/kg,每日2次,连用3日。

  (4)双二氯酚(别丁):口服:每日每千克体重50~60mg(成人与小儿同)。可将全日量分3次服,隔日服药,疗程总量30~45g。毒性低,口服易吸收。副作用有头晕、头痛、消化道反应、皮疹等,偶可出现心悸面色潮红反应。发生肝脏损害,应立即停药。

  (5)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每日50mg/kg,分1~2次(超重者按50kg计算),一疗程6~12日。对吸虫病也有良好疗效。副作用为肠道反应和头痛、头晕等,偶有急性溶血贫血和精神症状。

  (6)颅内高压时应用脱水剂,癫痫发作者可用镇静剂。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加用抗生素。

  (7)药物治疗要求不好可考虑手术。对慢性脑型、脊髓型,合并有压迫症状可考虑手术治疗。皮下结节和包块可手术摘除。

四川并殖吸虫病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一、中医偏方

  槟榔15g、仙鹤草芽15g、榧子10g、雷丸10g,水煎服。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