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管内乳头状瘤就诊指南

乳管内乳头状瘤简介:本病也与雌激素过度刺激造成局限性乳头状生长有关。可分为单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和多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两种。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女性,但以40~50岁发病者最多见,男性少见。单发性者癌变率约为6%。乳管内乳头状瘤病常为多发性,发生于乳腺边缘部位的中、小导管或末梢导管没,可累及多个乳腺小叶的不同导管,其生物学特性倾向于癌变,癌变率高达30%~40%,可视为癌前病变。

  • 典型症状

    泌乳障碍、乳房肿块、乳腺刺痛

  • 建议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肿瘤科

  •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乳房肿块消失后不适随诊。
  •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无乳头溢液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 重点检查项目

    1.X线检查

    乳腺管造影常可显示肿瘤所在部位及大小,有人报道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3.7%。

    2.溢液细胞学检查

    乳头溢液涂片,可见红细胞和上皮细胞,偶可找到癌细胞。

  • 诊断标准
    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6%~8%的病例可发生恶变。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因乳头溢液污染内衣而引起注意,溢液可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液体。肿瘤小,常不能触及,偶有较大的包块。大乳管乳头状瘤,可在乳晕区扪及直径为数毫米的小结节,多呈圆形、质软、可推动,轻压此包块,常可从乳头溢出血性液体。本病无有效治疗药物,以手术治疗为主。最终以病理学诊断最为准确。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