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后综合征简介:脑外伤病人在急性创伤已恢复之后,仍有许多自觉症状长期不能消除,但临床上又没有确切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甚至通过CT、MRI等检查亦无异常发现。这类病人往往是轻度或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伤后一般情况恢复较好,但头昏、头痛及某些程度不一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精神性症状却经久不愈。如果这些症状持续至伤后3个月以上仍无好转时,即称之为脑外伤后综合征。
一、症状
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头昏、头痛和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三方面。首先是头痛最多,约占78%,病人常有头部胀痛、割裂或跳痛,发作时间不定,以下午为多,部位常在额颞部或枕后部,有时累及整个头部,或头顶压迫感,或呈环形紧箍感,因而终日昏沉、集中不安。位于枕后的头痛经常伴有项部肌肉紧张及疼痛,多与颅颈部损伤有关。头痛的发作可因失眠、疲劳、心绪欠佳、工作不顺利或外界的喧嚣而加剧。其次头昏亦较为常见,约占50%。病人往往陈诉为头昏目眩,其实多非真正的眩晕,而是主观感到头部昏浊、思维不够清晰,或是一种混乱迷糊的感觉。有时自认为身体不能保持平衡,常因转动头部或改变体位而加重,但神经检查并无明确的前庭功能障碍或共济失调,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和安慰鼓励之后,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但不久又复出现。除了头昏、头痛之外,病人还常有情绪不稳定、容易疲倦、失眠、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甚至,喜怒无常、易激动等表现。间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时,患者尚可出现耳鸣、心悸、血压波动、多汗、性功能下降或月经紊乱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