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痰治疗

流痰简介:流痰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成脓后,可在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外科医案汇编》云:“痰凝于肌肉、筋骨、骨空之处,无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脓,即为流痰。”本病的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病程进展缓慢,初起不红不热,化脓亦迟,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样物质,溃后不易收口,易形成窦道,常可损筋伤骨而致残废,甚至危及生命。因本病发病部位不同,尚有许多不同名称。如发生于脊背的,叫龟背痰;发生在腰椎两旁的,叫肾俞虚痰;发生在环跳部的,叫附骨痰;发生在膝部的,叫鹤膝痰;发生在足踝部的,叫穿拐痰;发生在手指骨节的,叫蜣螂蛀等。名称虽异,但其病因、证候和治法及预后基本一致,故统称为流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骨与关节结核。

流痰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一、流痰西医治疗

  抗痨治疗,用雷米封、链霉素、乙胺丁醇等抗痨药物。

  根据不同病情,采用病灶清除术或关节融合术,彻底治疗原发病灶。

流痰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二、流痰中医治疗 

一、内治法

  (一)阳虚痰凝患部隐隐作痛.不红不热,肿胀不显,继而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痛甚;伴神疲乏力食欲减退畏寒肢冷;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分析:

阳气不足,气血亏损,风寒痰浊之邪乘虚侵入筋骨,使骨骼气血失和,寒痰凝集,瘀阻不通,故患处隐痛,功能活动障碍;气血不足,阳气虚弱,故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为阳虚之象。

  治法:

益肾温经,散寒化痰。

  方药:

阳和汤加减。

  (二)痰化热酿脓局部肿胀明显,肤色转红,脓肿形成,按之应指;身热朝轻暮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辨证分析:

风寒痰湿之邪蕴久化热,热邪蚀骨腐肉而成脓肿;精气不足,故虽已化热,而呈潮热;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育阴清热,托毒透脓。

  方药:

托里消毒散加减。

  (三)阴虚火旺破溃后流脓稀薄,夹有败絮样物,形成窦道;伴午后潮热颧红夜间盗汗口燥咽干,食欲减退,心悸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

素体精气亏损,病后蕴热伤阴,溃后流脓耗伤阴血,皆可致阴液亏损,阴虚生内热,故见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口燥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

养阴除蒸。

  方药:

清骨散加减。

  二、外治法

  初期用回阳玉龙膏外敷,或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盖贴;成脓期可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溃后期用五五丹药线提脓去腐,外敷红油膏,脓尽可用生肌散收口。若形成窦道者,用千金散附在药线上,插入窦道引流化管。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