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药物性肝病简介: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hepatic disease)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均称药肝。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肝,主要临床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一级预防:对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病人,用药时要特别注意。对有药物性肝损害病史的病人,避免再度给予相同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对肝、肾病患者,营养障碍者,药物的使用和剂量应慎重考虑。
二级预防:病人在用药期间,特别注意监测血象,肝、肾功能。监视药物的副作用。
三级预防:停用可能引起药肝的药物。给予护肝和非特异性解毒治疗,防止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病人一旦出现发热、黄疸、纳差、乏力和血清转氨酶升高,立即停用有关药物。让患者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维生素供给。给予护理和非特异性解毒治疗。严重肝损害和明显胆汁淤积者,可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和思美泰治疗。合并肝性脑病者,给予精氨酸和六合氨基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