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肺结核病就诊指南

老年人肺结核病简介:肺结核(tuberculosis of lung)是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发病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排菌病人是社会主要传染源。自1882年RobertKoch发现结核杆菌之后,现代医学又发明了医用X光技术以及链霉素、异烟肼等抗结核化疗技术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整而成熟的防治技术措施,使结核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状况显著改观。20世纪50年代我国结核病疫情明显下降,但20世纪后10年,结核病发病率又有回升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肺结核则相对有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疗效又差,若治疗不得当,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老年人肺结核往往是家庭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防治老年肺结核,不但为了老年人身体健康,而且还在于消灭或减少传染源,对结核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典型症状

    免疫力降低、食欲减退、咳嗽反射

  • 建议就诊科室

    传染科

  •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咳嗽、呼吸困难好转后,不适随诊。
  •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体重下降多少,饮食每日多少,比平时增加多少,体重与饮食的关系。

    3、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4、有无全身衰竭、乏力等伴随症状?

    5、大便、睡眠情况。

    6、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7、治疗情况如何?

    8、有无药物过敏史?

  • 重点检查项目

    1.痰结核菌检查

    为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方法,厚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快速简便,阳性率高,假阳性少,为目前普遍推荐,痰抗酸杆菌阳性提供初步诊断,据估计痰涂阳性其结核菌最低浓度为10个/ml,50%~80%肺结核患者痰涂阳性,结核菌培养可以与其他抗酸杆菌得以鉴别,除非已经化疗者偶可出现涂片检查阳性培养检查阴性,在未治疗的肺结核培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涂片检查,培养菌株进一步作药敏测定,可为治疗特别是复治提供重要参考,涂阳(涂片检查阳性)病例化疗7~10天内对实验室结核菌生长极少影响,而仅有极少量排菌的涂阴(涂片检查阴性)病例化疗迅速影响培养结果,故必须在化疗开始前留取标本,在无痰和不会咳痰的低年儿童清晨抽取胃液检查结核菌,必要时仍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方法,在成人应用雾化导痰或经气管穿刺吸引采样,亦是可供选择的采样方法,结核菌培养的最大缺点是生长缓慢,需要4~6周才见菌落,若连续作药敏检测则需3~4月之久,而且还存在阳性率尚欠理想和难于标准化等问题,由于结核菌DNA合成所需酶的结构异常,长期来关于快速培养的研究均无突破,目前应用Bactec460TB系统解决了结核菌快速检测的难题,这采用含放射性14C棕榈酸为底物的7H12分枝杆菌培养基,当检测标本接种于该培养基后,若有分枝杆菌存在,则其代谢产物与底物作用生成14CO2后者送入电离室,并自动显示测定结果,加入NAP(P-nitro-acetylamino-β-hydroxypropiophenone)药物便可与非典型分枝杆菌相鉴别,此系统亦可进行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多数应用表明,Bactec系统用于分枝杆菌的检测平均9天,结核菌鉴别5天,药敏试验6天即能完成,便检测时间显著缩短,与常规方法符合率极高,其缺点是设备及试剂昂贵,而且可能低估耐药性,老年人结核误诊率高,病变范围较广,易形成空洞,故痰查结核菌阳性率较高,可高达85.9%。

    2.结素试验

    结素是结核菌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结核蛋白,从液体培养基生长的人型结核菌滤液制备而成,旧结素(OT)抗原不纯,可引起非特异性反应,纯蛋白衍生物(PPD)优于OT,以硫酸作沉淀制成的PPD-S经WHO定为哺乳类国际标准结素,而WHO委托丹麦生产的定名为PPF-RT-32(加Tween80稳定剂)的结素为国际上所广泛采用,但是PPD抗原仍然比较复杂,结素试验常用皮内注射法,以0.1ml结素释液于左前臂内侧皮内注射,使局部成皮后,48~72h观察和记录结果,不同结素制剂0.1ml的相应效价和含量见表1,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一般均以5TU为标准剂量,结果判断以72h局部肿结直径大小为依据:≤4mm阴性(-),5~9mm弱阳性反应(+),10~19mm中度阳性反应(++),≥20mm或虽然不超过此直径但不水疱,坏死,为强阳性反应(+++),短期重复试验可引起复强效应,故临床应用直接采用标准剂量,不主张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重复试验,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且≥70岁者更低仅10%左右。

    3.血清学诊断

    发展无创性新诊断技术一直是临床和流行病学的迫切需要,ELISA检测血清抗结核IgG抗体的免疫学技术有不少研究,但体液免疫在结核病的意义尚不清楚,结核菌抗原复杂,抗体种属特异性不易确定,仍有待制备出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才能提高ELISA免疫学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基因诊断是检测结核菌DNA遗传基因,不同于传统的针对表现型的诊断技术,现有技术有各种核酸探针,染色体核酸转印指纹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这些技术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快速,不依赖培养,便于检出低活力菌等特点,但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距实用推广尚须克服不少障碍,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技术的迅速发展,预期它将为结核病的诊断开辟新途径。

    4.胸部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手段,对了解病变部位,范围,性质及其演变和选择治疗具有参考意义,典型X线改变有诊断价值,原发型肺结核的特征性征象为肺内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组成的哑铃状病灶,肺内原发灶可见于肺野区后部位,但以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居多,早期呈渗出性絮状模糊阴影,干酪性变时则密度增深,但常伴明显的病灶周围炎,使边缘极为模糊,严重者可出现急性空洞,病变范围不定,大者占据数个肺段或整个肺叶,淋巴管炎为一条或数条自病灶伸向肺门的条索状阴影,边缘常较模糊,肿大淋巴结多见于同侧肺门或纵隔,偶尔波及对侧,其边缘或光整(“结节型”) 或模糊(“炎症型”),多数淋巴结肿大时呈分叶状或波浪状边缘,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在X线胸片上表现为散布于两肺野,分布较均匀,密度和大小相近的粟粒状阴影,这种微小结节透视检查通常不能发现,病程早期(3~4周前)摄片有时也难以分辨,常因此而延误诊断,必须摄取高质量胸片,或加摄侧位片使两肺细小粟粒互相重叠以便于病灶显示,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粟粒大小和密度不一,多趋于增生型,范围较局限,一般位于两上肺,继发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复杂多变,或支絮片状,或斑点(片)结节状,干酪性病变密度偏高而不均匀,常有透亮区或空洞形成,肺结核空洞又有“无壁”空洞(急性空洞),厚壁空洞,薄壁空洞,张力性空洞,慢性纤维空洞等不同形态,一般说肺结核空洞洞壁比较光整,液平少风或仅有浅液平,病期稍长则同时出现纤维化或钙化灶,慢性继发型肺结核的特征性X线征象是多形态病灶的混合存在,好发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尖段,具有诊断意义,但是X线诊断肺结核并非特异性,而且受读片者水平和经验,以及肺结核X线表现多变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当病变位于非好发部位或分布不典型而又缺乏特征性形态时,定性诊断十分困难。

    5.胸部CT

    对于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发现或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应行胸部CT检查,可以现微小或隐蔽性病变,了解病变范围及组成。

  • 诊断标准
    尽管肺结核的主要诊断手段为X线检查,但必须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痰细菌学检查以及一些必要的特殊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坚持以病原学诊断及病理学诊断为主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如高度怀疑肺结核,但又未获得确切依据的可行抗结核药物试验治疗以明确诊断。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