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病就诊指南

口腔白斑病简介:白斑(leukoplakia)是指仅仅发生在粘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的斑块状损害,口腔粘膜上的这种斑块是不能被擦掉的,在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又不能列入其它疾病分类之中者,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粘膜均可发生,但以颊、舌部最多。国内1980年普查结果患病率为10.47%(包括烟斑)。长期以来曾将口腔粘膜上所发生的白色斑块都称为“白斑”,使许多白色损害混同于白斑,从而造成流行病学和治疗方法上的不恰当结果。白斑的色泽除了白色以外,还可表现为红白间杂的损害。应该明确,白斑是肉眼所见的临床术语,在组织病理上的变化,应该符合癌前损害的特征——上皮异常增生,而不是单纯的上皮增生。

  • 典型症状

    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白斑、口腔难愈的白色片状物

  •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科

  •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口腔溃疡症状好转后不适随诊。
  •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无口腔黏膜纤维化、口腔粘膜上白色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 重点检查项目

    1.病理学检查

    白色皱襞性龈口炎的镜下所见:鳞状上皮显著增厚,甚至可达40~50层以上而无粒层,角化不全,棘细胞肿胀,越近表面越明显,胞浆不染色,结缔组织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2.脱落细胞检查及甲苯胺蓝染色

    上皮过角化,细胞不典型增生和上皮异常增生。

    3.组织学活检

    临床上诊断为口腔白斑的病例均应及时进行活检,发现有上皮非典型增生者应严密随访观察。

  • 诊断标准
    白斑的好发部位是颊、舌背、舌腹、唇、腭、口底、牙龈等部位的口腔黏膜,但有时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某些类型具有比较特定的部位:颗粒状白斑多见于口角区颊黏膜;皱纸状白斑多见于口底舌腹,疣状白斑多见于牙龈。白斑发病部位与白色角化病的好发区域不同,而且在形态和质地上也无共同之处,从发病部位和损害质地以及损害边界的清晰度,可以区别白斑与白色角化病。白色念珠菌白斑除了微脓肿及上皮异常增生外,还可用过碘酸雪夫染色或培养等方法查明组织内有病原体,组织学检查更为明确。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