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鉴别

绝经后骨质疏松简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OP)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常见病,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多易于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变形、出现合并症,乃至死亡等问题,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增加国家及家庭财力与人力负担。与绝经相关的骨质疏松症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保健课题。1993年WHO对骨质疏松症定义为是全身性的骨量减少,伴随骨的微结构改变,导致骨脆性增加,因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疾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共识会议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受损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骨强度集中反映骨密度与骨质量。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特点是骨矿含量和骨基质成分等比例地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时骨小梁断裂。

绝经后骨质疏松鉴别

绝经骨质疏松鉴别

1.多发性骨髓瘤

与骨质疏松相似之处为骨量降低,骨痛及病理性骨折。不同之处是多发性骨髓瘤在X线照片上有骨破坏区,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病变多见于头颅和骨盆,骨髓穿刺检查有助于确诊。

  2.骨转移瘤

常见于老年妇女,患者可伴有骨痛,骨量减少及(或)病理性骨折。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区别是可能发现原发肿瘤,X线照片上有骨破坏区。

  3.骨软化症

因骨软化症时BMD也降低而需与骨质疏松症鉴别,但骨软化症常发生于生育期妇女,其发病与多产及营养不良有关,常有手足抽搐,血钙及血磷降低,血tALP升高等改变,骨X线照片可见骨边界有绒毛状变化,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于绝经后妇女,通常无症状,血钙、磷正常,血tALP在正常范围内升高,骨X线照片上骨边界清晰。但高龄妇女缺乏户外活动,维生素D摄入不足,可能同时患有骨质疏松及骨软化症。

  4.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是由各种疾病或长期应用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库欣综合征,慢性肝病,肾病,严重的营养不良等,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α),肝素,化疗药物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辅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即可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鉴别。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