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时,通过中性粒细胞内多种因素(如过氧化物酶、补...[展开]
简介: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时,通过中性粒细胞内多种因素(如过氧化物酶、补体等)共同作用将菌杀死。如果缺乏某一种酶(过氧化物酶),虽然吞噬功能正常,但不能将吞噬的细菌杀死,甚至还可将细菌携带随其游走,使感染扩散。[收起]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反映人体免疫力有重要意义。杀菌活力降低,说明机体对感染抵抗力降低,易遭受细菌的感染。多见于先天性慢性肉芽肿病及中性粒细胞功能异常症、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髓性及淋巴性增殖病、骨髓炎、某些病毒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长期应用类固醇、秋水仙碱及长春新碱、酒精中毒及吸烟者。
(1)按自然沉降法分离受检者白细胞,用1.0g/L明胶的Tc199培养液配成5×106/ml细胞悬液。
(2)取受检白细胞悬液0.5ml,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0.1ml,健康人新鲜血清(作为调理素)0.4ml。
(3)每一标本一式两份。一份移置37℃培养2h后,离心(1500r/min)10min;另一份不经过培养直接离心。
(4)各取上清液用PBS倍比稀释,取标本1ml,加9ml普通琼脂培养基,倾注平板,37℃培养24h,计菌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