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蓝蛋白 化验单解读

简介: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ER)又称铜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α2糖蛋白,分...[展开]

简介: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ER)又称铜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α2糖蛋白,分子量约为12万-16万,不易纯化。目前所知为一个单链多肽,每分子含6-7个铜原子,由于含铜而呈蓝色,含糖约10%,末端唾液酸与多肽链连接,具有遗传上的基因多形性。其作用为调节铜在机体各个部位的分布、合成含铜的酶蛋白,有着抗氧化剂的作用,并具有氧化酶活性。1分子铜蓝蛋白与8个铜原子结合,血清中约90%的铜原子与铜蓝蛋白结合。一般认为铜蓝蛋白由肝脏合成,一部分由胆道排泄,尿中含量甚微。[收起]

铜蓝蛋白基本知识
  • 是否空腹:
  • 检查方式:
    抽血
  • 医院参考价:
    ¥5-30
  • 不适宜人群:
    口服避孕药和妊娠后期
  • 需检查人群:
    感染、创伤和肿瘤患者;营养不良、严重肝病及肾病综合征患者
  • 注意事项:
    检查前注意需要受检者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保持好状态 检... [更多]
指标解读
  • 正常值
正常值时:免疫扩散法: 新生儿:10~300mg/L(1~30mg/dl)。 6个月~1岁:150~500mg/L(15~...[详情]
检查作用

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ER)又称铜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α2糖蛋白,分子量约为12万-16万,不易纯化。目前所知为一个单链多肽,每分子含6-7个铜原子,由于含铜而呈蓝色,含糖约10%,末端唾液酸与多肽链连接,具有遗传上的基因多形性。其作用为调节铜在机体各个部位的分布、合成含铜的酶蛋白,有着抗氧化剂的作用,并具有氧化酶活性,对多酚及多胺类底物有催化其氧化的能力。一般认为铜蓝蛋白由肝脏合成,一部分由胆道排泄,尿中含量甚微。铜蓝蛋白测定对某些肝、胆、肾等疾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1)升高: ①重症感染:炎症、肝炎、骨膜炎、肾盂肾炎、结核病、尘肺等。 ②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各种癌。 ③胆汁瘀滞:原发性胆汁瘀滞型肝硬化、肝外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④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肌梗死、手术后等。 ⑤其他:急性精神分裂症、震颤性谵妄、高胱氨酸尿症。 ⑥在生理情况下妊娠,口服避孕药,CER亦可升高。 ⑦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铜蓝蛋白的变化规律尚无一致看法,从理论上讲,肝细胞受损害时血中浓度应降低,但RUSSO等测定54例慢性活动性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无一例降低,反而有近一半病例升高,与肝豆状核变性时截然不同。 ⑧有助于鉴别肝硬化和肝癌,原发性肝癌时血清铜蓝蛋白高于正常的几率为>8.3%,肝硬化时高于正常的几率为12%. (2)降低: ①Wilson病即肝豆状核变性(为最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②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蛋白漏出性胃肠症、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等。 ③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道闭锁症等。 ④新生儿、未成熟儿。 ⑤见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等。 ⑥诊断肝豆状核变性:该病时铜蓝蛋白显著降低,可能由于铜过高地沉积于肝及基底核或是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所致。

检查过程

1.备齐用物,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露出患者手臂,选择静脉,于静脉穿刺部位上方约4~6cm处扎紧止血带,并嘱患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2.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3.在穿刺部位下方,以左手拇指拉紧皮肤并固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度~30度,在静脉上或旁侧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针头略放平,稍前行固定不动,抽血至需要量时,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并将患者前臂屈曲压迫片刻。  

4.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内,切勿将泡沫注入,以免溶血。容器内放有玻璃珠时应迅速摇动,以除去纤维蛋白原;如系抗凝试管,应在双手内旋转搓动,以防凝固;如系干燥试管,不应摇动;如系液体培养基,应使血液与培养液混匀,并在血液注入培养瓶前后,用火焰消毒瓶口,注意勿使瓶塞接触血液。  

5.送实验室检查。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