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异性凝集... 化验单解读

简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由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弓形虫等感染发病。...[展开]

简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由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弓形虫等感染发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常可出现一种能凝集异种动物(如绵羊)红细胞的抗体,为嗜异性抗体,此种凝集称为嗜异性凝集。常用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血清学诊断。[收起]

嗜异性凝集...基本知识
  • 是否空腹:
  • 检查方式:
    抽血
  • 医院参考价:
    ¥5-26
  • 不适宜人群:
    作为传单的传统指标,但不敏感,成人假阴性15%,儿童>50%,有时感染18个月仍可阳性,给鉴别诊断带来困难; 血清病患者和某些正常人的血中可以含有少量的嗜异性抗体。
  • 需检查人群: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
  • 注意事项:
    观察结果时,先勿摇动,看管底红细胞凝集情况,然后再摇动试管观... [更多]
指标解读
  • 正常值
  • 高于正常值
正常值时:0~1:7[详情]
检查作用

本试验是诊断EB病毒感染的一种血清学指标。 这是另一种检测EBV感染的项目。EB病毒感染者血清中产生的一种能够疑集异种动物红细胞的IgM型抗体。此抗体多在发病后一周出现,滴度多在发病3~4周内到高峰,恢复期迅速下降。阳性率可80%~90%。凝集价在1:64以上,或前后两次测定效价上升4倍以,上者有诊断意义。本试验临床常用,但需注意:5岁以下小试验多为阴性,因此,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诊断;本试验为非特异性试验,某些正常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少数恶性组织细胞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结核杆菌感染患者等也可呈阳性。

检查过程

(1)排列试管12支于试管架上,第1管加生理盐水4ml,其余各管加0.25ml。  

(2)取灭活待测血清0.1ml,加入第1管内,混匀后吸取25ml,移入第2管内,将第2管混匀后吸取0.25ml,移入第3管内,如此连续稀释至第11管,混匀后弃去0.25ml。此时血清稀释倍数为1∶5~1∶5120。第12管不加血清,为对照管。  

(3)每管加2%绵羊红细胞悬液0.1ml。此时血清稀释倍数为1∶7~1∶7168。  

(4)摇匀后室温放置2小时,再移入4℃冰箱过夜。次晨取出再放置37℃、水浴1小时,观察结果。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