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抗双链DNA抗体(抗ds DNA)是抗DNA抗体中的一种。其反应位点位于DNA脱氧核...[展开]
简介:抗双链DNA抗体(抗ds DNA)是抗DNA抗体中的一种。其反应位点位于DNA脱氧核糖磷酸框架上。抗ds DNA主要出现于SLE患者的血清中,对SLE患者的组织器官损伤有致病作用。在SLE患者血循环中,大分子的DN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DNA还可与多种器官的微血管结构包括肾小球基底膜上的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sulfate)结合,抗dsDNA抗体可与这些循环中的和器官原位的DNA分子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炎症系统如补体活化途径,导致组织损伤。也有人认为,致病性抗DNA抗体在肾脏中的沉积并非只取决于抗DNA抗体与DNA的结合,而是通过与基底膜上硫酸乙酰肝素、层粘连蛋白(laminin)、心磷脂等非DNA抗原的交叉反应或静电引力作用固定于肾脏,诱导炎症反应。抗DNA自身抗体中有的有致病性,有的没有致病性。致病性的抗DNA抗体具有以下特性:亲和性高,能与补体结合,能结合dsDNA,带正电荷,多反应性,为IgG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抗DNA抗体能穿入活的淋巴细胞,干扰细胞功能,引起细胞凋亡,抗dsDNA抗体也能进入肾小球膜细胞,引起肾小球细胞增殖,促细胞融合和蛋白尿形成。这可能是致病性抗DNA抗体的另一特征。[收起]
抗双链DNA抗体对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抗双链DNA的效价与病情相平行,即病情活动时,抗DNA抗体效价升高,病情缓解时,效价降低。由于各地测定的方法不同,所以正常值也不同,一般来说,结合率要大于20%以上才有临床意义。
1.检查方法:测定抗双链dSDNA的方法有多种,如免疫扩散、对流免疫电泳、凝集试验、科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2.目前最常用的是放射免疫分析.间接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法。